古往今来,男婚女嫁是社会形成的规律,在人们观念里,也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仪式上相对比较隆重。男子结婚,选好良辰吉日,接来亲朋好友带着厚礼,登门贺喜。而女子出嫁,形式上有了明显区别,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一般不说贺喜,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填箱”。 “填箱”,具体从哪会兴起的不知道,只记得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古老的习俗深入人心,也是那时候人情往来的一种现象。“填箱”,顾名思义,就是往箱子里填东西。三十年前,总会听到老年人说,到东庄“填箱”,去西庄吃“八大碗”之类的话题。 在当时,亲戚朋友的闺女出嫁,按风俗都要去“填箱”,于是,去街上或小商店包上二斤油炸馃子作为喜嫁的贺礼,是那时亲情往来的民风习俗。简单点的,在馃子的外包装上夹一片火柴盒大小的红纸,表示喜气之意。稍微慎重的,根据亲情的远近和人情的厚重,用薄木片订制一对或双对简易的长方形木匣子,上方有抽插的盖板,里面再装上馃子之类的点心,然后用红纸包紧外部,俗称“点盒子”。 红色外包装象征着喜庆。在出嫁的前一日,各路亲戚好友陆续到来,带着“点盒子”,奉上所谓的贺礼,就叫作“填箱”。“填箱”的“点盒子”,外形包装基本相同,内装的价值却有些差别。当时上乘的 子,桃酥、羊角蜜、饼干等会被装进“点盒子”作为贺礼。低档一点的有些装着五彩糖果和染成红色的花生,重量上也多少不等。 “填箱”,是女子出嫁时行贺礼的专用词语。那时候女子出嫁,箱子是嫁妆当中最重要的陪嫁品,在抬嫁妆的小队里,箱子必须排在小队前列,素有“箱子头”之说。 在改革开放前期,那时的家庭大都是多口之家,兄妹成群。大嫂来俺家时,我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二嫂来时,我只能朦胧记事,印象里很模糊。当三嫂嫁来的时候,我已是个小学生,当时的场景还记得一清二楚。在临近婚期前的那段日子,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一直想象着喜庆的热闹场面和“吃八碗”的欲望。听大人们说,三嫂娘家的亲戚都习惯用“点盒子”“填箱”。 记得三嫂下轿的时候,我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里,远远地就瞅见抬嫁妆的队伍里有两人抬着一大摞“点盒子”,足足有上百个。可能箱子里填得满满的,实在装不下,又另外配置了一个“专抬”。这些“点盒子”被堆码得整整齐齐,两边贴着两条红纸封鉴,上面写着年、月、日喜封。这些“点盒子”被搬进家里后,有专人看管着。 一番宴席过后,借着二两酒兴朦脸,亲戚们陆续前来道声喜并要上一份“填箱”的点盒子,来烘托一下闹喜的气氛。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填箱”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礼尚往来的“点盒子”也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