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邳州民俗 - 邳州杂谈 - 邳州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查看: 13507|回复: 15

曾经的邳州民俗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4-13 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徐州

古往今来,男婚女嫁是社会形成的规律,在人们观念里,也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仪式上相对比较隆重。男子结婚,选好良辰吉日,接来亲朋好友带着厚礼,登门贺喜。而女子出嫁,形式上有了明显区别,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一般不说贺喜,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填箱”。

“填箱”,具体从哪会兴起的不知道,只记得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古老的习俗深入人心,也是那时候人情往来的一种现象。“填箱”,顾名思义,就是往箱子里填东西。三十年前,总会听到老年人说,到东庄“填箱”,去西庄吃“八大碗”之类的话题。

在当时,亲戚朋友的闺女出嫁,按风俗都要去“填箱”,于是,去街上或小商店包上二斤油炸馃子作为喜嫁的贺礼,是那时亲情往来的民风习俗。简单点的,在馃子的外包装上夹一片火柴盒大小的红纸,表示喜气之意。稍微慎重的,根据亲情的远近和人情的厚重,用薄木片订制一对或双对简易的长方形木匣子,上方有抽插的盖板,里面再装上馃子之类的点心,然后用红纸包紧外部,俗称“点盒子”。

红色外包装象征着喜庆。在出嫁的前一日,各路亲戚好友陆续到来,带着“点盒子”,奉上所谓的贺礼,就叫作“填箱”。“填箱”的“点盒子”,外形包装基本相同,内装的价值却有些差别。当时上乘的 子,桃酥、羊角蜜、饼干等会被装进“点盒子”作为贺礼。低档一点的有些装着五彩糖果和染成红色的花生,重量上也多少不等。

“填箱”,是女子出嫁时行贺礼的专用词语。那时候女子出嫁,箱子是嫁妆当中最重要的陪嫁品,在抬嫁妆的小队里,箱子必须排在小队前列,素有“箱子头”之说。

在改革开放前期,那时的家庭大都是多口之家,兄妹成群。大嫂来俺家时,我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二嫂来时,我只能朦胧记事,印象里很模糊。当三嫂嫁来的时候,我已是个小学生,当时的场景还记得一清二楚。在临近婚期前的那段日子,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一直想象着喜庆的热闹场面和“吃八碗”的欲望。听大人们说,三嫂娘家的亲戚都习惯用“点盒子”“填箱”。

记得三嫂下轿的时候,我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里,远远地就瞅见抬嫁妆的队伍里有两人抬着一大摞“点盒子”,足足有上百个。可能箱子里填得满满的,实在装不下,又另外配置了一个“专抬”。这些“点盒子”被堆码得整整齐齐,两边贴着两条红纸封鉴,上面写着年、月、日喜封。这些“点盒子”被搬进家里后,有专人看管着。

一番宴席过后,借着二两酒兴朦脸,亲戚们陆续前来道声喜并要上一份“填箱”的点盒子,来烘托一下闹喜的气氛。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填箱”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礼尚往来的“点盒子”也消失了。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8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4-13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现在也“填箱”,只不过填的是钱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4-13 1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我就记得小时候都用手扶拖拉机拉新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4-13 1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4-14 14: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使我又想起孩提时代,那时那景别有一番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4-14 17: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王小凤 发表于 2021-04-13 10:38
我就记得小时候都用手扶拖拉机拉新西子

还有使平车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4-14 17: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现在恐怕是没有了。时代在发展,老一辈流传的传统不会有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4-14 1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4-20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现在也有压箱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4-20 0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传承发扬好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7-15 14: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让”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份担当,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虽然让行是法律规定,但三位车主们能急人之所急,主动给消防车让出了一条“生命救援通道”,不仅为救援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成为道路上文明礼让的典范,为他们的文明礼让点赞。近年来,我市市民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有序停车、文明行车、礼让行人、避让特种车……这些文明新风尚成为市民日常的行为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7-17 0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那时候穷,但人的思想纯朴,小时候有许多游戏,有许多的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8-26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邳州的彩礼基本上都退给男方并且再陪嫁相等或少点的嫁妆,这也是邳州的民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8-28 1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填箱,压箱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8-29 05: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