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楼
发表于 2020-9-20 1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关于邳州古诗词的运用值得商榷
邳州历史悠久,其治所清朝以前设在旧州(今天的古邳镇)。自三百年前郯城地震的余震造成黄河决口将城池沉没。后来建城于洪福山(今城山)之南 。自清末、民国和解放初期的治所就在邳城。在民国时期古邳州分为邳县和睢宁两县,古邳镇划规睢宁县管辖,但古邳州的绝大部分隶属邳县就是今天的邳州市。虽然古时治所设在古邳旧州后来划归睢宁县,但绝大地域属邳县。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故这些智慧、文化、财富的创造是不能忽视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亦应属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所有。
从古至今描写邳州的诗词相当之多。因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故都想运用这部分描写邳州的古诗词来装饰自己。睢宁想用但与县名不符。邳州用了,有些睢宁人坚决反对。说什么“凡是古代描写邳州的诗都属睢宁的,邳州使用都是错误的”。更为甚者,直言不讳地说:“凡是描写邳州的古诗词都是睢宁的,你们邳州人不能使用。”以此看来矛盾就产生啦!近年来桃花岛出现一些不顺口所谓诗,不能代表邳州人的文化底蕴,也可能源于此吧!现在我对此提出一些看法供商榷:
凡是描写邳州的古诗词睢宁县和邳州市都可使用,不是哪家私有财产。在全国各地出现这一情况不止一处。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不妨略举一二:
莫愁女是湖北钟祥县人,为什么南京有莫愁湖。是因南京又名石头城,周邦彦填词时误认为莫愁女出生地石城就是石头城。故造成误导。就是莫愁女的故乡石城也没有找周邦彦的后帐。直到今天,莫愁湖中还有梁武帝萧衍的一首诗《莫愁歌》勒石在湖中: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读者亦可从中可悟出莫愁女的出处。洛阳人亦没有指责他们。
在1968年秋我路过南阳看到卧龙岗。两年前在中央电视台除夕联欢晚会上,主持人介绍是在襄樊卧龙岗前举行的。这说明有两个卧龙岗。为什么有两个卧龙岗?我曾查过史实:原来南阳包聒襄樊,后来分为两地并一为湖南,一为湖北两省管辖。真正的卧龙岗在襄樊。后来分出的南阳却没有卧龙岗。这时南阳人心中不乐,又制造一个卧龙岗。因真伪问题两地争论不休。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出一个故事来:顾嘉衡系襄樊人任南阳知府,南阳人要顾嘉衡表态。顾嘉衡这时很为难。如果说是在襄樊,南阳人不会高兴;如果说是南阳,他老家人会骂他。在这关键时刻他想出一副楹联当夜贴出。自此后两地官民鸦雀无声,不再作任何议论。这幅一览是: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在去年我到徐州市贾汪区看那里有茱萸寺。寺中树一座碑。碑上刻唐朝王维的一首诗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王维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他写的忆山东兄弟是指华山以东,不是山东省。更不是徐州市的贾汪。王维的老家人并不计较此事,谁也不去吹毛求疵。
以上实例可作借鉴。看来写邳州的古诗词在古今流传很远,不是那一家的。谁都不要作为己有。但愿邳州睢宁两地永远和睦相处,共同创建文明之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