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也再度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思考。“扶不扶”,一词成为我们的公共话题,也成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扶,脑海之中不断显现出那些扶了被讹。不扶,良心上会过不去。但是游明裕、李升志和赵新攀这群大学生们的“见义勇为”给了我们答案。 案例一 歹徒夜间抢劫女子后逃窜,大学生游明裕路见不平义无反顾冲上前去,赤手空拳面对持刀歹徒。虽然身中两刀被送到医院急救,但游明裕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游明裕告诉记者,以后见到这种情况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案例二 前段时间,一名男子因为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路边,路过的大学生进行拍摄后才把受伤的男子送到了医院。 案例三 4月1日长沙理工大学的李升志和赵新攀像往常一般走向培训中心,突然发在二楼与三楼间的楼梯上,一名20多岁的男子仰面躺在地上,头部出血。他们赶紧动手救人。男子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如果晚来半个小时,人就没有救了。在联系伤者家属的过程中,李升志和赵新攀4次被当成了骗子,甚至认为他们就是肇事者。他们全然不顾,还在校园内为伤者募捐。 有网友为大学生的行为点赞,“我认为这样做挺好的,保护了自己,又做了好事。”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做好事都需要留证据。”对于大学生的做法,有人表示,“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去救别人,完全可以理解。” 事实上,一些见义勇为者好心没好报、常常遭遇误解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被当成肇事者送上法庭。见义勇为的确存在一定的个人风险,但以此为借口,总是患得患失,那还寄希望于谁来见义勇为?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看客和愤青,需要的是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仗义者、热心者。那些抱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却懒得出手相助的人,不仅让别人感受不到温暖,也容易使自身在经常的冷漠中成为“渐冻人”。其实,一个常态化运转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见义勇为委实不该成为社会的稀缺品。游明裕、李升志和赵新攀这几位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少做语言的矮子,多做行动的巨人;不管别人怎么说、怎样看,只要是自己真正走向道德高地的,问心无愧、做而不悔。我们期待像游明裕、李升志这样的年轻人能越来越多,引领社会,源源不断的释放和传递正能量,让见义勇为蔚然成风。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示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