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过后,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之后,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寒露养生,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饮食宜润燥养阴。 寒露补阴,润养一冬 寒露过后,要避免受凉,少辛增酸,预防疾病。 颈腰脚,三保暖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暖颈:如果脖子被寒气“入侵”,可能会导致咳嗽、感冒。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带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可以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腰:适度做蹲起运动能有效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保护腰背。 暖脚:脚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在用热水泡泡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早睡早起,做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酸甘润,解干燥 随着人体阳气收敛,养生需遵循“养收”的原则,以顺应秋冬养阴的养生之法。仲秋至深秋,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确实水分。因此,秋季饮食当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 中医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因此,秋季适宜多吃雪梨、蜂蜜、银耳、百合、莲子、玉竹、杏仁等食品,可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小编特别推荐#生津解渴 滋润喉咙#的衍生小儿枇杷橘红蜜,精选橘红、枇杷叶、鱼腥草、罗汉果、雪梨汁、龙眼肉、干姜、桔梗、玉竹、佛手、茯苓、百合、苦杏仁等多种清热养阴、润肺降燥、生津解渴的的草本精华浓缩为一方,并配以纯正蜂蜜(❌不添加任何蔗糖或葡萄糖),当中的鱼腥草中含有鱼腥草素,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增强抵抗力。独立包装,即开即饮,给#寒露养生#的你一口「清润舒爽 健康滋养」的好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