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安和苑小区北门奚仲西路 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手拿着扫帚,义务清扫道路上的垃圾 他不是城管人员 也不是环卫工人 而是一位88岁的普通老人
这位老人名叫刘玉林,今年88岁,是市化肥厂一名离休干部,住在安和苑小区。每天清晨起床后,刘玉林老人都会来到奚仲西路,清扫路上的纸片、烟头等垃圾。
4月3日早上,记者来到这条新修的奚仲西路,一眼就看到了这位手拿扫帚忙活的老人。他说:“市里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路,到处都是垃圾就不好看了,我要让它每天干干净净的,看着也舒心。”
原来,刘玉林老人居住的地方是棚户区,环境脏乱差。为了改善老城西部居民居住和出行环境,我市相继建成了安和苑、宁和苑、祥和苑等一批安置小区,同时对原有的老旧路面实施破拆,实施珠江西路、奚仲路提升改造工程,并配建绿化侧分带、非机动车道,配套LED路灯。
环境优美了,道路畅通了,居民的幸福感也进一步增强了。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刘玉林老人便管起了“闲事”:义务承担起清扫道路垃圾的任务。
在刘玉林老人的坚持下,道路每天干净如新。他的行为,也赢得了居民们的尊重和支持。
细微小事见文明
前几天,两个突击队队员背着老人过马路的新闻温暖了朋友圈,今天,每天到道路上捡拾垃圾的88岁退休老人,又感动了社区居民……
在邳州,从来不乏这样的平凡“小事”,也总有这样一些爱管“闲事”的市民。 村里一名四岁儿童掉进了废井里,56岁的王吉爱第一个下井救人 七十多岁的李明珠老人,退休不甘寂寞,帮助村里修水泥路,还为残疾人购买电动三轮车 为留守儿童办起读书点的郁雪群 用爱心教会聋哑儿童开口说话的市特教中心教师郭庆 不远千里赴上海返还三万元医疗费的李全士、李恩典父子 还有魏中等拾金不昧的好人集体…..
近年来,中国好人、江苏好人以及各类道德模范,在邳州层出不穷,好人好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弹奏出和谐文明的旋律,彰显出邳州这个城市的文明精神气象。
什么才是正能量? 如何传递正能量? 88岁退休老人每天义务捡拾垃圾的善举,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正能量不分大小,也没有强弱之分,而传递正能量更没有门槛,不管我们年龄大小、从事何种职业,都有传递正能量的权利和责任。
一滴水里看世界,细微之处显文明 我们在为88岁退休老人刘玉林点赞的同时 更要身体力行,从点滴小事做起 时刻传递正能量,让文明之风吹遍邳州 从而激发出更多的美德力量 让邳州这座重情重义、向善向美的城市 获得感更多! 幸福感更强! 满意度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