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45|回复: 3

带上老父游太行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8-23 12: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五年前母亲因患心梗突然离世,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无比的悲痛,承受最大痛苦的应该是我的父亲,父亲和母亲相爱、相守了近半个世纪,感情笃深。母亲走了,父亲虽然还有我们三个孩子一大家人,但父亲仍感孤独落寞,读的懂父亲的心绪但还是爱莫能助。父亲平时多在我哥哥家住,在我家住的很少,我的孩子在外地上学,我们俩都上班,父亲怕在生活上给我们带来麻烦,只有孩子寒暑假回家,他老人家才来我这小住。  
为了弥补平时对父亲没有尽到的孝道,也让老人家调适一下心绪,决定带他一起去游太行山。
时间定在201778日出发,上车是晚上,怕晚上上车睡不好,白天困的我跟喝烟油似的,我忍着,票买的很糟糕,就剩四张软卧,还不在一起,上了车之后,我就没到铺上去,父亲自己在一个包厢的底铺,包厢的门夜间是关闭的,并且很难拉开,我没好意思进那间包厢,怕影响别人,就在包厢外过道坐着守着。父亲一辈子几乎没出过远门。49岁时患上了膀胱癌,在南京肿瘤医院做的手术,母亲陪他一起去复查过几次,这就算出远门,别的地方几乎就没去过了。父亲快三十年没有乘过火车了,软卧更没坐过,出门就紧张,生怕内急的时候找不到厕所,我在外面守着就是担心他老人家夜里起来找不到头绪。还好,父亲虽然睡的不是很好,时醒时睡,但并没有起来,直到乘务员过来换票,我才把父亲叫醒,陪他去了趟车上的卫生间。
说到卫生间,我们在郑州火车站转车换乘的时候,也是陪父亲去卫生间,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是去2号和4号候车室之间的那个卫生间,卫生间出门就是取热水的龙头,我差点烫到了手,我在外面等候父亲短短的5分钟内就见到有两位乘客出了卫生间直奔热水龙头,在我大声阻止下还是被几滴热水暖了手,虽然水龙头的上面有个小小的“小心烫伤”的提醒牌,那个宽有二十多公分,高不过9公分的双色板刻的黄底黑的小牌子,真的没有几位行色匆匆的乘客能注意的到,愿我的文章能得到郑州火车站管理者的关注(痴人说梦),热水区是不是加个围栏,让路绕点,或者做个特别醒目的提醒标识。
挺进石板岩
我们到安阳站已凌晨三点了,出了站经过讨价还价找了辆出租车直奔林州石板岩镇,车到林州天已渐亮,已经看得到大大小小的山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终于见到您了,我们正急切的投入您的怀抱。
司机打开导航加上曾经的经验,走上了进山的路,到了山口,似乎有滑坡塌方,近看有告示牌,此路正在整修,车辆返回绕行,司机怕绕路走的远了,决定从一小山村里穿行而过走峡谷的另一侧,再想办法绕上原先的老路,不断的前行不断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新建的连接山涧两边的小桥,不知是否能够通车,对面的道路看不清楚宽窄,我下车先到前面查看路况,还行,就站在崖上招手示意司机开过来,坡很陡,车子竟然在坡上熄了火,吓的我是一身的冷汗,车里坐着我的亲人,退后两步就是悬崖,我的头皮发麻了好一会。司机水平还行,车子被他大油门轰了上来,七拐八弯穿越过狭窄的山村小巷,终于攀上了涯际间的老路。上到路后才是真的傻了眼,此路正在全程改扩建,一路上都是工地,幸好我们来的早,绝大多数路段还没上工,要是晚了些真的是寸步难行,一路上,我不停的下车帮助司机清理路障,搬掉碎石,忙的我真的是不亦乐乎!晨辉照到右边的崖壁上,金碧辉煌,我只是偶尔瞟上一眼,主要工作还是导引车辆。经过千难万险逢山开路(有点夸张)车辆终于停到了游客中心——桃花谷。为感念司机的不辞劳苦,付车费时多给了司机几十元。后来返程出山的时候才知道,今年5月份新开通了一条进山的道,又宽阔里程又近,只是我们的司机不知道!
游桃花谷
住进宾馆吃过早饭稍事休息,刚刚得知上半夜9点多钟最负盛名的九寨沟发生了七级地震,我们身边都是上百米高的崖壁,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既来之则安之,8点半钟开始游我们的第一站——桃花谷。
购了票,景区的车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我们送到了山上第一个景点,黄龙潭,黄龙潭是桃花谷的重要景点,这里上下双瀑双潭相连也称为“子母潭”。上潭称“子潭”,下潭为母潭,潭水清冽,瀑落潭中,水声洪亮。攀上崖壁上的栈道溯流而上。清幽的山谷、清冽的潭、欢快的溪水、形状各异的奇石尽收眼底。特别是峋嶙峋的巨石,有的是从一侧的崖壁上剥落下来,有的是上游滚落此处。看看这些巨石,想想九寨沟的地震,真的有些怯步。桃花谷的终极景点应该是“九连瀑”,“九连瀑”是桃花谷的精华所在,又被称为“小黄果树“瀑布,它的形状、气势都和贵州黄果树瀑布非常相似!只是袖珍了些,游玩九连瀑,再上行10多分钟,全长数公里的桃花谷基本到了尽头。登山很的辛苦,脚酸腿疼,在景交车站稍事休息。
登上景交车,开始二十多公里的太行天路之行。车辆穿行于崖壁间,峰回路转、路转峰回,惊险不断。每到一景点都要停车10多分钟,脚踏在崖壁之巅,周边环视,满眼的还是崖壁,崖壁顶部植被繁茂,长满了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树木,倒有不少很熟悉的果树,有苹果、柿子,特别是核桃和山楂树给我印象很深,这些树有的树龄很长,却仍是树冠葱葱,果丰叶茂。一路行来,还看到山民种的谷子,真的是开了眼了,因为以前从没见过谷子,更没见过山上种谷子;还有那矮矮的向日葵,是山民的经济作物,和我们这观赏的矮化的向日葵一样,就是花盘较大,看见那黄黄的花盘咋就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来,浓浓的田园气息直扑心间。有意思的是览车上行时还被擦肩下行的览车上的游客有预谋的齐声大叫吓了几次,有的是满车小朋友,叫出满满的童,竟还有中年女性也会齐声叫,真的是童心不泯。我的情绪被感染了,几次也想叫,但最终还是没有张开口。太行山路上唯一一个比较惊险的玻璃栈道因为游客长期的踏磨磨毛了玻璃,不仔细的往脚下看,真的看不到崖底。
下的山来已经中午,为了补充能量,要了份地方特色酱驴肉,儿子挑剔,怕他对这肉反感,告诉他是牛肉,吃完了才说实话,当然吃的过程中已经提出了疑义,感觉口感不对。
对平原地区生活习惯了的人来说登山太辛苦了,特别是父亲这么大年龄的老人,虽然年轻的时候啥苦都吃过,毕竟岁月不饶人,吃过午饭,在宾馆休息不再外出。
游王相岩
第天早晨醒来,我们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并告诉他,爷爷早就起来了,已经拿着我的写生本在阳台上画画呢,我们都在等你啊,你要是不去,爷爷说了就在宾馆陪你,好不容易儿子才慵懒的穿衣起床。
给宾馆老板20元让他开车把我们送到三公里外的王相岩景点,检过票没走两分钟就开始石登山了,刚开始石阶就比较陡,没攀登多会父亲就感觉累了,我石阶两旁陡峭的山坡上寻觅,终于找到一干不棍,简单的修整一下,父亲拿着很是合手,这样多少能减轻点腿上的负重。
我们继续前行,上到半山腰第一个休息点,父亲说,是不是山高了,感觉有点缺氧,我心揪了一下,这哪是山高的缘故啊,这里被称为天然的氧吧,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我赶紧递上温开水,让父亲喝上几口,父亲又不敢多喝,担心小便会多。我们休息了好一会才继续前行,下面挑战的是Z字行的栈道,栈道很窄很陡,分成两段,共一百多米高,攀爬过程看的到检票口处游人很小,甚是吓人,我让父亲不要往脚下看,看身旁的崖壁或远处的山峰,但父亲说没事,往下看头也不晕,费了很大的劲,我们终于攀爬完崖壁上的栈道,坐在山头休息处,大口的喘着气,欣赏着远处起伏的山峦。
继续前行,是一段平缓的石阶路,被称为裕廊,有坡有坦总体上是下的多上的少,一路上还是比较轻松的,山路毕竟是山路,不同于是平地上走路。走不多会就遇一年轻人,脱 了上衣光着上身,两手正揉拧着脱下的衣服,汗水成流洒了一地。这一路树木茂盛葱郁,藤蔓飞挂。时有鸟鸣,但噪声更大更杂的是蝉鸣,这蝉乡音太浓,没有咱家乡的蝉鸣那么顺耳。
行至仰天池景点,也是上山和下山的分流处,拍个照并买了点吃的,稍事休息。征求父亲的意见是继续上山还是下山,上山是要挑战88米高螺旋筒梯。父亲说你们仨都去我就去,最后是老婆和儿子打了退堂鼓,没了勇气。
从峡谷的另一侧走走看看,一路下的山来,出了检票口。林州的行程就算结束了。意犹未尽,老婆建议下一站去南太行的云台山。中午十分赶到旅馆退房租车直奔林州长途车站,晚上5点多入住云台山东岸农家宾馆,宾馆条件不错,父亲一人单间,很是舒适。
游猕猴谷、潭瀑峡和泉瀑峡
第天早晨开始游猕猴谷、潭瀑峡和泉瀑峡,顾名思义一是看猕猴,另一是看潭水,三是看瀑泉。猕猴谷的路也很陡峭,攀爬非常的辛苦,加上前两天的劳累,到了看猕猴的歇脚点,坐在那儿真的不愿起来,一是太累,二是周围景色特好。歇过之后,他们娘俩先行,我和父亲殿后,下到一歇脚处时,他们娘俩正在为父亲挑选登山手杖,我多远看见就向他们摇手,指了指父亲的手上,进的山里找个合手的拄杖甚是易事,比人工机器雕磨出来的更实用。
潭瀑峡潭水很多,清清的一湾湾的,峡谷两边植被丰茂,不知名的树木很多;但岩石更是好看,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从崖壁滚落于此,有的是整个的山头滑落谷底,想想九寨沟的地震,脚步还是放快了些。
游泉瀑峡,先是每人花上五元的乘车费(也可以选择从谷口就步行的),行一公里的平坦登山路。然后是下车顺谷底涯际的石阶和栈道一路前行,逆流而上,直到看见落差达314米,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再折返而回。游的过程中,我们看见崖壁间有野生的猕猴,很多细细的泉水从两边的崖壁间渗流而下,我忍不住接了两杯子,水清甜甘爽冰镇过一般,温度极低,我肠胃不是太好,浅尝辄止。老婆喝了较多,祛暑解渴,甚是过瘾。顺流返回时征求意见,是不是仍然到停车点坐车下去,父亲首先发言,为孙子做个表率,步行下山。
游红石峡
下午行程是游红石峡,儿子以设计做图为借口,就是赖在宾馆房间不去,我们也只好任由他。红石峡是云台山之精华,因岩石富含高价铁而呈红色,典型的丹霞地貌,虽然上上下下爬了很多石阶,辛苦而快乐!赤红的山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面貌独特,色彩艳丽,非常的养眼。峡谷落差很大,流水飞挂,落入泉底,冲击岩石,轰轰作响,瀑布很多,特有型特入画,让我体验了飞瀑的气势,饱览落水之美。一路上父亲兴致很高,不时拿出IPAD拍摄照相。此游览线路终点是子房湖大坝,要是没见过三峡大坝,这不知有多高的大坝给人很震撼的感觉。在坝上花了40元买了块章坯(林州桃花谷元也买了一块),而后穿越大坝等车下山。
                            游茱萸峰
第二天是周六,来此游玩的客人很多,因为我们下午决定返程,就早早的收拾好行李,为其他游客腾出房间,退房后,将行李寄存于宾馆吧台处,外面吃过早饭就上了景区大巴,直奔选定的最后一个景点——茱萸峰。但必须要在子房湖景点转车,这地方排队耽误了不少时间。车子穿行在盘山道上,还要不时的钻进钻出十多个山洞,绕来转去,大约前行或者说上行了20多分钟的路程,才到茱萸峰的检票口。
开始登山,峰高路陡,感觉非常的吃力,父亲也感到力不从心,没登多远就要停下来歇上一阵,父亲的意志和精神不时获得其他游客的赞许。但我们还是理智的作出决定,让父亲在憩厅休息,放弃登顶,在这位置已经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告诉父亲我们大约十点半下山来此会和,并试拨了一下父亲的手机,联系正常,再留下一杯温水。我们继续前行了数百米,山路比较平缓,我倒有点后悔,没让父亲继续前行。遇到环卫工人,我又打听了一下路况,说有平有陡。又走了一段,到了药王孙思邈炼丹洞,洞旁有株上千年的红豆杉甚是伟岸。后面的登山之路很苦,石阶长而陡,不次于泰山十八盘,这时才感觉没让父亲继续登峰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到了峰顶给父亲打去电话汇报一下,稍事休息就准备下山汇合,电话刚挂,父亲又打了回来,问下步怎么安排,是不是还要去玻璃栈道那边看看,我说下去了再定。看来父亲经过一个小时养精蓄锐,还想继续挑战其他的景点。会合后征求意见,儿子和他妈妈一致意见哪都不想去了,下山。
中午吃饭,我和他妈妈去点餐端汤,我让儿子去帮个忙,他却毫无愧意的玩着IPAD就是不去,当着父亲和儿子的面自我解嘲,“我们这代人真苦啊,既要照顾老的,又要伺候年满20岁的小的”。说苦,我的父母辈更苦,父母亲做一辈子老师,收入微薄,再加上要养育我们兄弟仨,省吃俭用一辈子,退休了工资收入高了还是舍不得自己花,最终还是都花在了我们晚辈的身上;孩子这代就不同了,外出必喝瓶装矿泉水,白开水不喝,旅途要坐软卧,来这不愿爬山看景,还不想打道回府,理由是这里环境好住着舒服。小时候倒挺可爱的,一次跟他妈妈去超市,他多选了袋零食,结帐的时候他妈妈动作慢了点,他担心的小声问妈妈,是不是钱没带够。现在花我们的钱一点不含糊,儿子在外确实也很大方也很善良,一次从云南到郑州,他买的是下铺,上铺是一对母女俩,他主动将下铺让给了那娘俩,人家要找给他车票的差价,他推辞婉拒了。跟我们在一起,总感觉儿子还含着奶嘴,是我们惯的吗?还是计划生育政策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的通性。
回程
回程是租车直奔郑州车站的,遗憾的是因出租车空调吹的厉害,结果上了火车我就感到父亲有清水鼻涕了。就买到两张卧铺票,我拿着硬座票以照顾老人为由上了卧铺车厢。虽然父亲有点受凉,一路上平平安安,我原先一直揪着的心还是宽松了很多。坐在卧铺过道凳子上静心看着背了好几天也没翻开一页的老书,这书放家里有不少年头了,一直没能静心的看看。作者是董欣宾和郑奇,书名是太阳的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语,开篇就是否定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我很喜欢。
回到家已是早晨5点,各自上床补觉,睡至中午起身,买菜做饭,下去买菜时,也给父亲买了感冒药,吃罢午饭下午继续休息。晚上还是感觉父亲有点起热,量了体温,37.5度,劝父亲医院检查打点滴,父亲不去,继续吃药休息。第天已经不再发烧。脸色基本恢复正常,看的出仍很倦怠疲惫,父亲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歇段时日就恢复了。我的嗓子却疼了两、三天,像感冒的前奏,但确实没感冒,在外好山好水数日,难道乍回家是有点水土不服吗!
感悟,我小时候,父亲就是我依靠的大山,我现在应该是父亲可以靠的山,也是奶嘴儿子的靠山,有一天儿子吐掉了奶嘴,也将成了我的靠山。
总结,下次有机会带父亲去远行一定要巧选线路,不能再爬高上低了,多觅坦途,毕竟父亲年岁已高,力不从心了,还是轻体力的旅途为好。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E: 带上老父游太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