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因为政策的扶持,又看到大环境下养猪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大企纷纷加快养猪产业的布局,不管是养猪大亨,还是饲料大企都制定了宏伟的养猪大计,并开始实施。所建成的猪场已经初具生产规模,并持续向市场输送大量生猪,而近期猪价持续走低和这些大企大量生猪出栏不无关系。 养猪业正在大换血,要谨防猪场倒闭的五大风险 我国是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每年要吃掉5000万吨以上猪肉。庞大的猪肉消费群体就需要庞大的生猪产业来支撑,我国目前有大约4000万养猪户,其中有近90%的养猪户年提供生猪不足50头,而就是他们提供了占总量1/3的生猪。然而他们以后养猪的日子会越来越难,很多将被迫退出养猪行业。 政策扶大驱小,规模猪场扩张诱导行情下行 去年猪价高涨,养殖环保同样处在风口浪尖。2016年史上最严的环保政策开始实施,在全国20多个省份划定禁养区,非禁养区的养殖户也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养殖粪污的处理,否则将面临关停的危险。 在环保政策实施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养猪场对粪污处理的认识不高,在粪污处理上投入资金和时间较少,粪污处理技术也就受限。当环保政策下来时,财大气粗的大型的猪场能可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建设粪污处理工程,而资金短缺的小散户不能拿出足够的钱来建设粪污处理工程,只能无奈关停辛苦经营多年的猪场。 近些年来我国对养殖业都有一定的补贴政策,特别是养猪业补贴丰厚,但这只是对规模养猪场来说的,没有小散户的份,因为补贴对象大多是年出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场。在政策倾斜下,规模猪场资金雄厚,又有政策扶持,发展的自然顺风顺水,而小散户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会更大。 近两年因为政策的扶持,又看到大环境下养猪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大企纷纷加快养猪产业的布局,不管是养猪大亨,还是饲料大企都制定了宏伟的养猪大计,并开始实施。所建成的猪场已经初具生产规模,并持续向市场输送大量生猪,而近期猪价持续走低和这些大企大量生猪出栏不无关系。 产能扩张不停,猪场倒闭风险显现 大企疯狂布局养猪行业,而形成的巨大产能,及较低的养殖成本势必拉低生猪出栏价格。因此,规模猪场倒闭的风险在经营与管理中或已无形地显露出来。 1、盲目扩大基建规模,降低了生产投入比例 有些倒闭的规模猪场,在“规模越大,盈利越高”的思路唆使下,其基建规模盲目扩大,基建投入的资金比例过高。而养猪业是一项低利润的养殖业,其基建投资的回收很慢,时间很长,高比例的基建资金,势必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效益,造成企业长期超负荷的运作。 2、借款比例过高,自有资金比例过低 大部分规模猪场,是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赚取高利润,大量借用民间私人高利率的借款。一个投资100万元的规模场,自有资金30万元,民间高利率私人借款50万元,贷款20万元,每月要付息7000多元,全年付息8万元至10万元,几乎占了全部利润。随着资金周转困难的加剧,前来讨债的债权人,因讨不到本息而将债务人的流动资产拍卖,瞬间就破了产。 3、猪场内部结构不合理,盲目生产造成资金回笼和周转困难 猪场是依靠养猪卖猪收入来维持整体运作。养猪场地的比例过少,其他的比例过大,必然使猪场的收入降低。肉猪、中猪、仔猪、母猪的饲养比例结构,要因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有所调节和灵活运用,哪一项价格好,销得快,场内结构就要迅速调整,做出合理布局。有的盲目和死板地将资金投入,使资金回笼和运作困难,把资金困死。有的白养公猪,造成饲料和人工的浪费。 4、经营管理不善,帐目不清,收入不明或入不敷出 大多数规模猪场,对于经营管理的技术知识都很缺乏,思想意识还停留在原有家庭副业的意识上。生产无计划,工作无目标,管理无水平,长期无规划,短期看市场。跟在市场价格后头,盲目追赶,老是吃亏。经济无帐目,支付无审批,财务无专人的“三无”现象严重,结果是盈亏难以掌握,收支不明,入不敷出,亏空是难免的。 5、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管理能力低下是猪场倒闭的总根源 倒闭猪场的场主或领导,多数是初小或文盲,高小和初中文化的也不多。饲养、营养、管理技术落后,卫生,消毒和防疫措施不力。本地的廉价饲料资源利用不够,饲料开支过大,成本过高。养大猪的观念未变,适时屠宰的科学道理难以接受,所以,饲料浪费较多。卫生和消毒观念淡薄,急性、烈性传染病屡屡发生,给规模养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