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27|回复: 5

80年代的印记——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80年代的印记——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原创:莲商力量









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城乡,目光常常会被遍布墙头巷尾的标语所吸引。这些标语深深印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比如“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的承诺,“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劝导,还有“一胎上环二胎扎,计外怀孕坚决刮”这样直白严肃的指令,它们以坚定的语气,把国家的政策要求融入到亿万家庭的生活之中。
这些标语的出现并非偶然。新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庞大的人口数量逐渐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负担,控制人口规模成了关乎国家和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早在五十年代,马寅初先生就在《新人口论》中表达了对人口问题的担忧;七十年代初,“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开始推行;到了1980年,中共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2年,计划生育正式被写进宪法。从此,一场以“一孩化”为核心的生育政策变革,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全面展开。这些标语是这场大规模社会政策实施最直观的体现。它们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复杂的国家政策,通过简单明了的话语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这些标语形成了中国社会治理历史上独特的景象。它们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个人生育选择的影响,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至于这些政策和标语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就留给历史去评判,但它们的存在,无疑是中国在特定发展阶段留下的深刻印记。
如今,在“三孩”政策已经实施的当下,我们再去看这些颜色褪去、墙面斑驳的标语,不只是在回忆一段过去的公共记忆,更是在理解中国如何在人口发展与国家建设之间不断调整方向。这些标语早已不只是政策宣传工具,它们成为了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素材,默默讲述着曾经的政策选择、时代的重任,以及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因这些政策而发生改变的真实故事。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些标语,聆听它们背后那个时代宏大而又细微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8 2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徐州
还有比这更狠的标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徐州
到哪山,唱哪歌,翻腾这个意义何在?还想有人给你补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0 1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原来负责计划生育的村支书,计生专职还在吗?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大家分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1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6 1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DHlaowang 发表于 2025-06-09 09:12
到哪山,唱哪歌,翻腾这个意义何在?还想有人给你补偿啊?

说的有道理!时代不同,政策不同。都是政府行为,没法去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