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80后90后来说,小时候玩泥巴,可以说是童年抹不掉的回忆和乐趣了。捧起一把泥巴,用力投掷,或者用泥巴捏成各种形状,动物、花朵……即使弄得满手满身都是泥巴,依然乐此不疲。如今,在邢楼镇中心小学,孩子们也开心地玩起了泥巴。学样开设的泥塑特色教育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今天我们来做十二生肖中的牛,先观察它的形状,脑海里有个形象。制作的第一步,先把身子整体做出来……”
在邢楼镇中心小学特色课上,指导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洪海正仔细地给孩子们讲解泥塑制作要点。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完成和泥、拉坯塑形等工序,并利用各种手法捏出自己需要的形状。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泥塑牛便出现了。
特色课上,孩子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崔美玉是邢楼镇中心小学5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她刚刚加入泥塑制作的兴趣班。“自从学习了泥塑制作,自己很多想法创意都能在实践课上得到实现,做出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崔美玉说。学生谭佳奇也是泥塑班的学生。学习泥塑不到两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制作许多器具,更收获了很多乐趣。“通过学习泥塑,我学会了制作一些玩具,比如小狗、哨子等等。”刘洪海介绍:“邢楼镇中心小学将泥塑纳入课程设置,让孩子们充分展现他们的天性,并培养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我们应致力于挖掘、传承、创新这门传统民间工艺,让学生能够掌握技能,享受其中。”
邢楼镇中心小学从2019年开始至今,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打破班级界限,以兴趣培养、艺术启蒙、技能提升为主,开设了泥塑、合唱、刻纸、毛笛、篮球、螳螂拳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需求。
邢楼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蒋纯子表示:“我们通过泥塑传承和阅读活动开展,营造书墨飘香的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书墨环境课程,推动校本课程乡土化,让‘泥塑、阅读+’等活动在校园飞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校品格课程,让学生不仅要成为非遗宣传者,更要成为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