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 蕴含着生活的种种滋味 今年以来随着我市助餐服务的深入实施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陆续建成使用 针对老幼群体还提供优惠和线下配送服务 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便利 成为邳州市民感受发展红利的又一见证
3元吃两顿 村集体来补贴
近日,记者来到议堂镇议堂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村民们已排起了长队,等待取餐用餐。工作人员在门口、大厅等处张贴了一周食谱,有土豆丝、豆腐炖肉等。
今年73岁的村民焦全统告诉记者:“早上花1元,能吃到一份素菜、稀饭和馒头。中午花2元,能吃到一份荤菜、素菜还有米饭,价格很实惠。”
据了解,议堂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500多名。为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今年村里盘活闲置土地,改建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聘请第三方负责运营管理。
议堂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郭令红说:“助餐点涵盖居家照料、日间照护等服务。在菜品设置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口味需求,注重营养膳食,食品也会留样,让大家吃得放心。”
目前,参与助餐服务的老人有200多名。他们在月底到服务中心购买餐券,每吃一顿饭交一张餐券。考虑到有些老年人不认字,村里还贴心地通过颜色区分,帮助老人分辨早餐、午餐券。
议堂镇议堂村党支部书记李坤表示:“每餐吃饭人数约150人左右。每位老人每天就餐标准9元,村里补贴6元,补贴费用来自村集体经营580多亩土地的收入。”
“指尖”早餐 线上线下联动
在东湖街道,居民的早餐可以在“指尖”上解决。在二庙、文承、坝头社区,居民如果需要订早餐,可向社区社工提出订餐需求、配送时间等,社工可登录“天天采配”小程序进行线上预定早餐。80岁以上老人还可享受定制“1元早餐”,第二天早上,社工可将早餐送到家门口。
东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程园说:“线上早餐以套餐为主,设有5元、6元、9元标准,有包子、烧麦等。当晚7点,我们截止下单,三个社区一天订单近100份。”
在“天天采配”小程序上,中央厨房每天采购的菜品种类、数量等信息也会实时传送到系统。近日,记者来到东湖街道坝头社区中央厨房,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智慧秤的使用方法。据了解,智慧秤带有摄像头,可对采购菜品进行拍照,并将重量、品名等信息实时传输至后台。
“我们和知名企业合作,由他们配送菜品,工作人员在中央厨房进行加工,通过这一智慧系统,实现采购透明化。”程园介绍。
这些助餐点由东湖街道下属的江苏隆丰湖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并依托“彩虹联盟”,为居民提供社区助餐、家政保洁、家电清洗、水电应急处置等服务。程园表示:“线上系统处于试运营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覆盖辖区三分之一居民。”
延伸全龄化 家门口的“服务圈”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社区食堂逐步进入群众的“朋友圈”,成为社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近日,记者来到运河街道民主社区的中央厨房,看到餐厅内桌椅均是适老化设计,厨房操作间明亮干净。除此以外,还设有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各类功能室。
小区居民戴召学正在棋牌室打牌。他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很好,功能齐全,早上没事来打牌,阴天下雨也淋不着,中午在这里吃饭,10元就能吃饱。”
说话间,中央厨房采购员刘轩宇正从车上把刚买的肉、蔬菜等搬到厨房。
采购员刘轩宇说:“每天早上,我会拿着厨师开出的菜单进行采购,确保菜品新鲜、干净、卫生。”
随后,厨师对这些菜品进行分类处理,放入冷藏柜,以备所需。据了解,中央厨房主要为居民提供中餐、晚餐服务,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人就餐。
运河街道民主社区中央厨房工作人员王俊男说:“素菜3至4元,荤菜6至8元,针对辖区内五保、低保等特殊群体,我们提供2元助餐服务,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也能为不会做饭、没时间做饭的群体提供距离较近、菜品多样、价格低廉的用餐选择。”
午饭时间到了,冒着热气的饭菜被整齐地摆放在窗口桌面上。家住大象城小区的姚楠专门赶来打饭,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孩子在家吃饭得花费三四十元,在社区食堂吃饭只要二十多元就能吃饱、吃好。
运河街道民主社区中央厨房负责人自然说:“我们会考虑孩子、老人的口味需求设计菜品,每天就餐人数累计100多人,营业额2000元。”
物美价廉、营养健康,从老龄到全龄,民主社区的中央厨房受到广泛欢迎,是因为其具有惠民公益性。今年以来,运河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机制,携手养老机构推进“康养工程进社区”,打破助餐点单一的用餐功能,更好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
运河街道民主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国翔表示:“社区食堂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延伸,我们实行‘政府+市场+公益’的模式,并对食品生产加工全链条进行全托底监管。接下来,我们采取党建和民生相融合、线上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走好服务‘一老一小’这条路。” 来源:邳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