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伦
黄晓梦是活跃在邳州文坛上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散文频繁地出现在《读者》《辽河》《岁月》《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西安晚报》《语文天地》《徐州日报》等十多家文学杂志及网络文学上。2018年1月,她的散文、诗歌等作品被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优秀作品奖;2018年12月,她的散文《怀念父亲》在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中荣获金奖;2019年1月,她的散文《槐花香飘运河堰》在“运河文化带 建设新邳州”全国诗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12月,她的散文《悠悠邳州 灼灼文明》在“践行三新 守护文明”主题征文中荣获三等奖;2020年11月,她的散文《梦的地方》荣获《世界汉语文学》优秀作品奖;2020年12月,她的散文《惜粮的重量》在首届青年文学家文学大奖赛中荣获散文组特别奖;2023年3月,她的散文《母亲》在“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23年4月,她的散文《水之韵》荣获“全国第三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二等奖……
我和黄晓梦并不熟悉,去年在一次青年文友聚会上,我受邀参加,第一次见到了黄晓梦。通过交流得知,她是炮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古风、古文、散文、散文诗、新诗、日记,约450万字,著作《挹秀集》《握住阳光》。她的文学创作都是在忙完份内工作后,夜深人静之时,才开始在键盘上敲出的。
由于对黄晓梦的关注,只要她发表的作品,我必看。早就想对晓梦老师的散文,写一点读后感,怎奈身体一直多病,最近腰突严重,遵医所言,不能久坐,断断续续,费时多日,写出点读后感,与晓梦老师共勉。
在文学创作的文体中,散文的文体边界宽泛,自由率性真实而又有感而发,它所倾诉的人与事,是距离人民的生活特别近,或特别熟悉的一种文字表达。有人称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玫瑰,看着喜,闻着香。
晓梦老师的散文在记忆中寻找,她把那种博大精深的父爱,在《永远的父亲》中展现;她把农村妇女淳厚而善良的光辉形象,在《母亲》中诉说。她写姑母,写表姐……写她熟悉的人和事。在熟悉的人与事的笔下,黄晓梦总把那些小情调,反映出大格局;小场景,反映出大背景;小事件,反映出大品德地呈现给读者,这是晓梦老师散文中难能可贵的笔法。
在寻找中提炼。黄晓梦在她的每一篇散文中,把生活中最感人的那个场景提炼出来。她在《悠悠邳州 灼灼文明》中,写了拾金不昧的刘女士、带病工作的石医生、热心公益的记者等等,这么多好人中,她没费过多的笔墨,唯一碰到一女子,吃桃,进入了她的文中。她在公园散步时,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坐在那里吃桃,身旁放一塑料袋,把桃皮、桃核放在塑料袋里,吃过之后,拎起塑料袋放在垃圾桶内。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在这篇小散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是一滴水见世界。《枫之韵》这篇小散文,是以散文诗的笔法,以景以思以情地娓娓道来。这篇散文,足见晓梦老师散文创作娴熟。她以枫为线索,展开了联想,从枫联想到为农脱贫的韩立、枫与书画的渊源、枫与爱情的关系、枫与老年的风景线等等。《水之韵》这篇散文,她从银杏树的绿意写到夏天、秋天、冬天,写出了银杏树的气韵悠长。
一篇好的散文,选定了场景,选好了事件,选准了人物,那就要在完善上下功夫。《永远的父亲》中,父亲那种不辞劳苦的持家,关爱子女的博大胸怀。如没有典型事件,这位父亲高大的形象很难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她在最后一段里,给读者以莫大的震撼。晓梦的祖母活到96岁,可谓高寿。这种高寿是由她父亲的孝心得来的。祖母病了,为了照顾母亲,她父亲在祖母床前放张小床,以方便照顾老人。祖母病重时,痰咳不出来,她父亲嘴对嘴地帮助母亲吸痰。读到此处,真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一个伟大的父亲,站到每个读者面前。这是一种大爱,这是一种孝的传承,这是中华文明传承!
晓梦老师,带高中语文,基本每天都是两节课,连周末也不例外,加上备课、批作业、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她的创作,只能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如果给她适合创作的工作环境,我想那将是如鱼得水,晓梦老师将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