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拼状态、比实绩,在促进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增收、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中,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结合各自实际,创新举措,推动产业振兴,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领头雁”的作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了乡村振兴根基。
碾庄镇大宋村
发展水产养殖 壮大集体经济
碾庄镇大宋村立足实际,发展“庭院经济”,与水产养殖企业合作,发展高密度水产养殖,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5月10日,在碾庄镇大宋村集体水厂养殖项目基地全封闭大棚内,记者看到,四个直径10米的白色大水桶分外壮观。大宋村党支部书记王小红正在用饲料投喂,鱼儿在水面上荡起欢腾的水花。王小红介绍,今年,大宋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收回一部分面积小、分布散的土地,这部分土地不适合发包创收。如何让这部分土地发挥作用,村干部们先后去了宿迁、连云港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经过多方了解,最终与江苏远港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温室大棚,养殖鲈鱼、黄骨鱼、乌鱼等淡水鱼。“我们养了3桶加州鲈鱼,2月28日投放,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精心喂养,目前,鱼苗长到了八两到九两。”王小红说。
据介绍,水桶养鱼不需要开挖大面积的池塘,可以有效利用小面积的宅基地,用钢管制成水桶框架,里面再铺设帆布做成大水桶,水桶底部铺设管路形成循环水,集养殖、吸污和处理为一体,组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养殖密度和品质的“双提升”。
“像这一桶,投放了4000多条鱼苗,加上饲料,一条鱼的成本大概在13元,长成后一条鱼能卖到20元,4桶鱼一年养两茬,能给村里带来2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王小红如是说。
乡村振兴为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民而建。集体收入增加了,大宋村聚焦村民需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农村环境由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美丽宜居转变。据了解,截至目前,大宋村新建党群服务广场1400平方米,拓宽主干道交叉路口,道路两侧栽植绿化苗木600余棵,打造生态文明长廊100米,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村民李修海表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小广场,每天晚上散步的人很多,在广场上带小孩玩,感觉比以前舒心多了。”
新河镇牌坊村
芍药花开 一份土地双收益
初夏时节,万物葳蕤。新河镇牌坊村的苗木林中,大片芍药花正在盛开。上层经济树种、下层药材,一份土地,两份收益,这是该村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
近日,记者来到新河镇牌坊村,在位于250省道北侧的苗木基地里,娜塔莉树下套种的芍药竞相绽放,或红或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艳吐蕊,微风拂过,芍药花随风微微颤动,香飘四溢,美不胜收,附近不少村民赶来拍照赏景。村民刘苗平时很喜欢摄像,自从这片芍药花开之后,她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拍照。“没想到我们这个地方还能有这么大一片的花,很惊喜。”
据苗木基地负责人彭明军介绍,这片芍药花15亩,今年是芍药种植的第五年,也是这茬芍药花的收获年。“在农历八九月份可以收获。根是中药材,种子也可以卖,听说效益不错,1公斤能卖到7元左右。”彭明军说。
彭明军介绍,这片土地是承包牌坊村的集体土地,一开始只是种的芍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立体种植了娜塔莉树种,采用这种套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一份土地双份收益。除了自己增收以外,也能带动附近村民增收。“每年地租1000元一亩,首批种了15亩。如果今年效益好,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田间管理用的都是本村人,收割的时候也需要人工,也是用的本村人。”彭明军说。
乡村振兴,创新富民路径是突破口。新河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积极流转土地,大力推动高效农业建设,促进农户稳增收、巧致富。牌坊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建州说,今年以来,牌坊村从农户手里流转一部分土地,承包给有种植经验的农户,种植各种农作物,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打造一片优美的环境,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