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市文化馆里鼓乐齐鸣、曲调悠扬,市唢呐协会正在加紧排练,为赴上海演出做好十足准备。
记者在市文化馆看到,来自市唢呐协会的十余名演员正在排练节目。动听的曲调、惟妙惟肖的表演令人心潮澎湃。“我们想把家乡古老的曲目推向舞台,让观众认识邳州唢呐,了解它的韵味。”市唢呐协会会长刘红梅介绍,这次他们受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首位唢呐博士专场音乐会,准备演奏《凡调子》。
《凡调子》是一首经典乐谱曲目,节奏感强,极具感染力。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排练现场,针对演奏细节,刘红梅不时提出意见。
刘红梅是刘氏唢呐第十二代传人,祖上自明末清初就在沿袭唢呐艺术。退休以后,她回到家乡与多位唢呐艺人共同挖掘、整理唢呐曲目,并成立唢呐协会,传承唢呐文化。她的女儿刘雯雯是上海音乐学院唢呐教师、中国首位唢呐博士生。此次,母女二人希望借助唢呐专场音乐会,让邳州唢呐登上更高舞台,绽放光彩。刘红梅说:“我的女儿刘雯雯是刘氏唢呐第十三代传承人,我们想把家乡的唢呐打造得更好,走出邳州,走向全国。”
唢呐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邳州唢呐班社众多,全市有190多家近2000人,发展十分繁盛。2011年徐州唢呐艺术以“徐州鼓吹乐”为项目名称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邳州唢呐”项目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列入“徐州鼓吹乐”扩展项目名录。市文化馆副馆长李传玉告诉记者:“近年来,邳州跑竹马、琴书、柳琴戏、唢呐等非遗项目已陆续登上省级、国家级的大舞台并获大奖,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接下来,我们将借助更大的平台,让邳州唢呐这门技艺不断传承,使其富有更强的生命力。”(李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