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杨召前是岔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30多年来,他扎根田间,默默耕耘,成为岔河镇农民的“贴心保姆”。 记者见到杨召前时,他正在岔河镇桥北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内,询问种植户蔬菜销售情况。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岔河镇600亩大棚蔬菜出现一定程度滞销。种植户曹桂州告诉记者:“因为运输车辆进不来、出不去,销路就断了,心里着急得很,觉得一年的努力都要白费了。” 如何解决种植户的燃眉之急?对此,杨召前走进每一个种植户的大棚,梳理出蔬菜滞销原因。紧接着,他邀请来专业摄影师对农户蔬菜进行拍照,并做成精美图片,借助网络对农户的待售蔬菜进行宣传推介。此外,杨召前还通过微信群为种植户和商超牵线搭桥,多渠道开拓销售路子。杨召前说:“蔬菜基地一天产量大概30吨,为了增加销量,我们对接宿迁、常州等农贸市场,打开外销路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引导客商来基地拉货,一天就能出货十七八吨。” 在杨召前的努力下,当地种植户的蔬菜销路慢慢打开。对此,曹桂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销路打开了,目前有多少销多少,加上今年蔬菜价格高,我的两个大棚预计能收入10多万元。” 作为农技人员,杨召前有着过硬的技术,是庄稼地的“健康120”。一年春季,正在地里察看麦苗长势的杨召前接到了东沙庄村民陈士金打来了紧急电话。陈士金说:“我家20多亩小麦得了特别严重的蚜虫病、锈病,我感觉这小麦没救了。” 接到“急救电话”,杨召前第一时间赶到陈士金家的田块查看“病情”,发现小麦颜色发黑,长势瘦弱,询问一番后,得知是陈士金没有及时防治病虫害而造成的后果。找到小麦的病因,杨召前立即开出对症“药方”。 让陈士金惊喜的是,根据杨召前的方子治疗,没多久,小麦就全部返青了,长势也越来越好。“按照杨主任的药方,麦子救过来了,也没有减产。我们种庄稼平时遇到难题,找他准能解决。”今年,陈士金种粮面积已经扩大到150多亩,成了周边有名的种植大户。 在当地村民的眼里,杨召前还是个热心肠,他主动帮助一些村民找到工作,实现了增收致富。 桥南村村民曹传亚家有年迈的父母,无法长期外出务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召前主动找到曹传亚,推荐他到镇里农业公司打零工,时间灵活,收入还稳定。“一个月收入够我补贴家用的,家门口上班,有钱赚,还能照顾家,真是不错。”对于家门口这份工作,曹传亚打心眼里感到满意。 像曹传亚一样,杨召前为200多名村民找到工作,为种植户提供用工5000多人次,解决了种植户用工难题的同时,又让农户增加了收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召前先后多次荣获农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多年来,杨召前如老黄牛一般默默奋斗在基层一线,做农民的“贴心保姆”,当庄稼的“全科医生”。他表示,作为一名农技工作者,自己将在广袤的田野继续耕耘不辍,为乡村振兴贡献一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