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起向未来

浅谈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1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木子花开73 发表于 2022-04-09 13:32
今天和一位家长朋友聊天,她管孩子,孩子就还她,自己不飞,飞不成,就在窝里下个蛋,让这个下一代飞,她都气死了,说孩子在阴她

有愿景和规划的家庭,都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否则孩子长大后会继续啃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1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读书是反人性的,求学终究还是为了就业,如果初中毕业生待遇和公务员一样,为了淘汰人的中考、高考就没那么卷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22: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15: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6 1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送外卖的小哥、汽修店的师傅、超市的售货员、摊菜煎饼的阿姨、小区的保安、安装空调的师傅、火锅店的服务员,只有当这些职业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和公务员差不多了,家长才不会那么焦虑而去盲目追求分数。真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22-4-18 2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考不上高中,说明孩子确实不适合。高中本就是一次筛选,让对学习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继续学,不达标的学生就去职高学门特长,及早适应社会,学有所专,五年后,一样可以是个人才。如果让对学习无兴趣或者比较吃力的学生继续上高中,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情,可能上课听天书版浑浑噩噩三年,听不懂还要硬听装听,也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csgjkll 发表于 2022-04-18 20:24
考不上高中,说明孩子确实不适合。高中本就是一次筛选,让对学习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继续学,不达标的学生就去职高学门特长,及早适应社会,学有所专,五年后,一样可以是个人才。如果让对学习无兴趣或者比较吃力的学生继续上高中,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情,可能上课听天书版浑浑噩噩三年,听不懂还要硬听装听,也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五五分流就是硬性淘汰一半,大家都懂。核心还是就业,职高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不行,如果职高毕业生待遇和公务员一样,哪个家长还会焦虑呢?都知道让分数差的孩子去上职高,关键谁家孩子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2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csgjkll 发表于 2022-04-18 20:24
考不上高中,说明孩子确实不适合。高中本就是一次筛选,让对学习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继续学,不达标的学生就去职高学门特长,及早适应社会,学有所专,五年后,一样可以是个人才。如果让对学习无兴趣或者比较吃力的学生继续上高中,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情,可能上课听天书版浑浑噩噩三年,听不懂还要硬听装听,也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因材施教大家都懂,但是不同工种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差距,才是焦虑的核心原因没人愿意自家孩子是社会底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1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0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只要工人农民和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地位不一样,家长就会一直焦虑下去。凭什么我家孩子要进工厂?凭什么我家孩子要做服务员?凭什么我家孩子不能上985、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0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果是往最深处挖掘那就是中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民收入太少、地位太低。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过上好的生活,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纯体力劳动。这个思想古来有之“劳力者受制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5 23: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道理大家都懂,说白了就是要提升制造业、多进厂嘛,

从宏观视角说,职业教育很重要、读高职、学技术也有光荣的前途,

但具体到自己身上,体验就不一样,都想上大学,


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潜意识的歧视,确实要改,但一时半会很难改,

比如互联网上讨论问题时,有人骂不下去了,就来一句:“平台的本科率只有4%,你们理解一下”,

这句调侃的话本身就带有对非本科的歧视,更不用说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认知了,


现在调整后,读了中职也有机会考大学,但也有个问题,本科考研究生都会看“第一学历”,希望别对中职大学生也来个“第一学历”的歧视,


职业教育这事,最好的还是德法两国,他们很多工程类大学说白了就是个职校,但社会地位和毕业收入,和正常大学几乎一样甚至更高,所以中产和上层才会把孩子送到这些学校,

可是,我们这里的中产和上层,可能送孩子去读职校吗?



总之,社会既得利益者阶层们的选择,才有参考性,他们想把孩子送到的地方,才是好地方,否则都白搭。




关于「职业」「前途」这些事情,大家都不傻,都是用脚投票的,
比如,今天的年轻人一大半都想做网红当主播,无论清北还是职校,稍微有点颜值或者会搞笑的学生,都迫不及待的开个短视频账号吸粉,
就想着万一哪天火了,就不用上班了,

之前网传朴树的父母,是清华北大的大教授,他们能接受自己孩子做歌手,唱“平凡之路”,甚至做网红带货主播,
但是想想看,能接受朴树进厂做流水线工人吗?那才是真正的「平凡」,不可能嘛。

因为收入差太多了,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德法的年轻人可以读技校、进厂工作,因为人家的“进厂”,和咱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进厂进的是西门子、大众、高端制造业,
平均每天工作时长:6小时,
收入和白领相差无几,
我们的数据就不说了,说了难受。

你要是和一个大学教授/企业高管说,你孩子以后当擦边网红、搞笑主播,他们或许有怨言,但还能接受,

要是让他们孩子进厂做流水线工人,信不信前后脚分分钟就跑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