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把土地规模经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成了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项目,造就了一批批现代农业带头人,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块土地赚两份收入
日前,在八路镇张圩村村部临时仓库内,村民李艳正忙着将去年12月收割的大米进行称重、封装,再将封装好的大米装进货车内,发往外地。“我家有4亩地,都租给了村里,一亩地一年租金900元,平时地里有活,村里也让我们去做,一天给七八十元,挺好。”
稻鸭生态种养
和李艳一样,村里共有70户农户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张圩村是距离八路镇镇区较远的一个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群众致富渠道窄。为此,通过“三乡工程”回乡的90后大学生村书记杲伟决定,打破传统稻麦轮作种植方式,通过规范化的田间管理,发展效益较高的稻鸭、稻虾生态种养,向土地要效益。
张圩村采用订单式种植模式,先后与北京北汽集团、无锡德胜文旅签订战略式订单,销路不愁,同时通过稻鸭、稻虾种养结合产生附加值,效益也明显。“我们村土地流转大概600亩地,主要做生态养殖。今年土地规模经营纯利润将突破200万元,集体规模经营可达到300万元。”八路镇张圩村党支部书记杲伟表示。
用一块土地赚两份收入,用一种模式让家家增收。土地流转后,张圩村的村民不出家门,就圆了增收的梦想。同时,村集体收入多了起来,村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我到鸭棚来喂鸭子,平常帮助管理水稻,一个月2000元,加上我的土地租金,一年收入可观。村集体赚钱了,路灯装上了,建了几个广场,水泥路通到各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村民陈祥军高兴地说。
开辟多样化产业新路子
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碾庄镇是邳州大蒜种植面积较大的镇,由于大蒜市场稳定性差,为摆脱对种植大蒜的依赖,开辟多样化产业新路子,倪庄村村民徐作战依靠自己多年在外地养殖金蝉的经验,去年承包了村里100多亩土地,进行金蝉本土规模化养殖。
金蝉孵化室
在他的金蝉卵孵化室内,新收上来的柳条内寄生着上万只金蝉卵,开春后,它们将被撒播进土地中生长。“一亩地产金蝉150斤左右,去年一斤卖70到75元,他们都到地头来拉,不要我们上市场去卖,销路不愁。我和村民们合资经营,一亩地租金1000元,他们再给我打工,一亩地给400到500元。” 邳州市新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作战告诉记者。
金蝉养殖不仅可以拓展农村发展空间,还可以充分利用林木资源,用于金蝉养殖的树苗从枝条到主干都会产生经济效益。“金蝉没出来之前有树苗收入,我们当年种树苗当年就能卖,砍下来之后全部截成段,30公分一段,一棵树苗能截10到15段之间,一段卖到1毛5到2毛,一棵树苗最少卖到两三元。”徐作战表示。
近年来,随着野生金蝉的数量越来越少,市场对于金蝉的需求不断攀升,人工规模养殖前景广阔。在徐作战的带领下,赵墩、宿羊山、邢楼等镇的村民也开始了金蝉养殖 。
土地是否转起来,关系到乡村能否兴起来。邳州一些地区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为发展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在四户镇沟涯村,继去年9月份毛豆收获后,村集体公司种植的500亩苤蓝又喜获丰收,亩产苤蓝12000斤,亩均纯利润约2240元;仅此一季,沟涯村村集体公司进账收入112.4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户和集体双增收。
记者从邳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0年,邳州新增土地规模经营15万亩,全市累计成立镇农业服务公司23个、村农业服务公司468个、家庭农场27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24个。形成了一批“村集体直接经营”“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内股外租经营”等经营模式。土地规模经营为邳州不断释放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要素红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徐报融媒记者:张德鹤 颜子舒/文图编辑: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