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航天者

邳州各镇集中居住方案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1、集中居住不能单纯考虑节约多少土地为第一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我镇是大蒜主产区,大蒜的晾晒和储存需要地方,农机农具存放需要地方。多层或者小高层安置房可否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2、农村集中居住是一项千秋伟业,百年大计工程,试点区域一定要听取民意,科学合理规划,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做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既要让老百姓满意,还得让老百姓买得起安置房,不给老百姓增加经济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高层还贵,老百姓需要交的各种费用多,物业费,垃圾清理费,二次增压费,电梯费,维修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孟宪斌回来了!”1949年8月,孟宪斌带着浑身伤疤和十几枚功勋奖章复员回来了,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时,他的左臂已失去功能,头部和腿上 留下两块弹片,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按政策,孟宪斌回到地方后理应得到照顾。乡亲们也说,孟宪斌为保家卫国有功劳,政府会给好待遇养起来。
孟宪斌可不这么看。他说,保家卫国那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也是我自觉自愿。打仗“挂彩”是免不了的事,比起那些死去的战友,我还能活着回来,就是幸运了。再说,上级和部队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就够了,没去想那么多。”他从不以功臣自居,更不讲职务高低。当上级任命他当县民政科长,他婉言推辞。让他当面粉厂厂长,他说那个干不了。后来,干了一阵战后救灾和土改工作负责人后,1955年,他干脆辞掉所有“拿钱”的职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沙庄村,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自救互助和建立合作社运动。
沙庄村不大,村周围山岭起伏,沙滩连着沙滩,地薄人稀,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艰苦,几乎年年吃救济。孟宪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带领乡亲们,从解决温饱入手,打个翻身仗,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他一边带领大家开挖沟渠,改造沙荒,兴修道路,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一边把手工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起铁木、编织等副业合作社,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增加集体收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4: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为了彻底改变土地沙化严重、广种薄收的状况,他起早贪黑地在地头、田间转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深翻沙地种西瓜的“土办法”,在群众中推广开来,使原来几百亩连草都长不出来的荒沙坡,结出了又大又甜的西瓜,成为当地特产。方圆几十里至今流传着“涧沟的萝卜沙庄的瓜,吃了一口甜掉牙”的赞语。
沙庄西瓜出了名,能卖好价钱,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热情高涨起来。孟宪斌趁热打铁,又带领大家大搞植树造林,改造荒山,大力改变自然环境。1957年和1958年冬春季节,他风餐露宿在石坡沙滩上,搞规划,调树苗,刨树坑,运培土,一干就是十来天不回家。原已伤残的左臂磨出了血,带伤的双腿遇到阴雨天刺心地疼,他不管不顾,带领大家硬是在五座山头和十几条沙沟上栽了12万棵各种树苗。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荒沙岭如今变成松吟柏唱,槐花飘香,杨树参天的宜人景象。
绿化荒山 造福后代
当年的戴庄公社,岗岭连绵十余里,荒山僻岭,岩石裸露,沟壑纵横,荆棘丛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自古以来是邳北地区的蛮荒地带。1959年,公社党委作出绿化荒山造福后代的决定。但最大的困难是树苗短缺,如果要把所有的山头绿化起来,起码也得数百万棵苗木。如果买的话,一毛钱一棵也得几十万元,这在一穷二白的50年代,是笔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怎么办?就在公社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孟宪斌主动站了出来,提出创办公社苗圃场,自力更生繁育树苗,解决绿化工程的当务之急。
公社领导赞扬孟宪斌的创业精神,并任命他为苗圃场场主。从此,他像当年带兵打仗一样,说干就干,雷厉风行,领着一帮姑娘小伙到山坡上安营扎寨,挥镐扬锹,甩开膀子,在闲置的沙滩上开垦出一大片苗木繁育基地。然后又翻山越岭,采集来宜林树种,当年就培植出一大批抗旱速生树苗,为全公社的绿化工作拉开了序幕。
孟宪斌以苗圃场为战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年轻人一起披星戴月,苦干实干,为公社的绿化工程提供了一批又一批苗木,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人们走进戴庄境内,时令为伊藤绿浪,山山叠翠接蓝天。那一棵棵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青松翠柏,像是穿上绿军装的威武战士,生机勃勃地布满了各个山头,它们像是骄傲的诉说着一个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4: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不图清闲 甘当“粪官”
时间到了1968年,苗圃场收归县里统一管理,上级特意安排孟宪斌到其他地方干比较轻松的工作。但他执意不肯离开这片故土,再次提出,一不要组织照顾,二不图清闲安逸,坚决留在村里,为发展集体生产再出一把力。于是,他卷起铺盖回到沙庄第三生产队,当上了“粪官”。“粪官”就是生产队里专管收集供应肥料的人员。有人不解地说:“孟支书是国家的功臣,当‘粪官’真是委屈他了。”老孟可不这么认为,他说:“再大的官也得吃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活得才有个人样。”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个年代,集体种地很少施用化肥,一是化肥工业不发达,计划供应量少得可怜;二是因为集体穷,没有钱买肥料。生产队要多打粮食,主要靠平时积累土杂肥,所有人畜的粪便就成了种好地的最好肥料。所以,老孟自愿干这个差事,而且干得很上劲。自从当上“粪官”之后,老孟每天天不亮,就带上几个助手,挨家挨户收屎尿,掏鸡窝,扒猪圈,清粪坑,再脏再累也不嫌弃。哪怕路旁有堆狗粪,也要不嫌麻烦地收集起来。
人们发现,场上的肥料一天天多起来,堆成一个小山,老孟的身体却一天天消瘦下去。地里的庄稼越长越好,生产队的粮食越打越多,老孟的饭量却越来越小。大家心里明白,老孟战争年代身体多处负伤,体质本来就很差,回到家乡,为了改变家乡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带着伤残之躯没白没黑地干,铁人也会倒下的。孟宪斌常对家人说:“我不吃老本,你们也别啃我的老本。我的身体你们别担心,活着就干,死了就算,反正我是死里逃生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心系群众 为党争光
孟宪斌生前常说:“我是党的人,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荣誉,我要为群众多做事,做好事,为党争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79岁的老人回忆说,孟宪斌当支书时,主持公道,不贪不沾,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总是能看到他围着村子转,看谁家的房子漏雨吧,田里的水能排出去吧,哪块地该施肥了吧,还有哪些孤寡老人需要帮助吧……村里的干部有做不到的地方,他毫不客气,当场批评。但是晚上收工回来,他又主动走进被批评人的家门进行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人们记得,1955年夏天沙庄村遭遇水灾,秋作物颗粒无收,村民的日子很困难。政府两次发救济粮,孟宪斌全家一粒也没要。他总是告诉别人家里还过得去,其实暗地里全靠妻子到山坡上挖野菜、择树叶子充饥。1957年年底,为让群众过好春节,政府救济每人两斤小麦。“五保”老人朱彩益还没到年关就把救济粮吃光了。孟宪斌知道后,就让妻子把自己分的小麦磨好面,给朱彩益老人送去,说:“这是上级又照顾你的过节面。”老人感动得直落泪。
鞠躬尽瘁 大写人生
1973年夏,自知胃病已经很严重的孟宪斌到县里出席劳模表彰大会。领回劳动模范奖状后,公社领导见他面黄肌瘦,气色很不好,知道他的胃病又加重了,就劝他停止工作,赶快到县医院检查治疗。没办法,孟宪斌只好答应了,谁知公共汽车刚要开走,老孟发现天要下大雨,担心队里的肥料会被大雨淋淌,就二话没说,跳下车就往村里跑,说看病的事以后再说。
1974年1月19日,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那天,孟宪斌正在为生产队积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昏倒在地。这样的情况,以前曾经发生过几次,都是自己醒后,慢慢爬起来就好了。但是这一次,孟宪斌没能再站起来。大家急忙把他送进县医院,经诊断已是胃癌晚期,生命垂危。
消息传开,全村人顿时陷入万分痛苦之中!老伴要打电报给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孟宪斌坚决不许,说不能因为这事影响部队的工作。第二天,自知来日不多,他把妻子叫到床前,从身上摸索出不知什么时候准备好的两块钱,郑重地交给妻子,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党费,请你替我交上去……”
两天后,孟宪斌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带着革命战争年代留在身上的两块弹片和满身的伤痕,带着对党对国家一颗赤诚之心,走了。留下的,是一枚枚一张张闪闪发光的奖状和奖章,和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无须多说,追悼会是十分隆重的。但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支书,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9-4-25 15: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9-4-25 1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支持原有生态,美化村容村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9-4-25 19: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这里瞎叫有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0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尽量支持原有生态,美化村容村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0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这些年城市建设浪费了多少土地资源!农村土地除了部分山林弄的山不像山林不像林外,也被建设工厂等占用了不少,一直延续的住宅却一直发挥着它应用的作用,住房虽然占用了一些土地,但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啊。并且谁家房前屋后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了啊,都种植了合理的作物或果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9-4-26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9-4-26 1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徐洪河,邳州当年付出了多少劳力!付工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