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1|回复: 0

【中红旅解读】旅游扶贫正当时 吹响文旅扶贫“集结号”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2-2 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西安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贫是区域利益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可持续发展扶贫,是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实施规划。旅游扶贫目标要实现,必须精准化。
旅游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从传播角度看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宣传中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严重阻碍旅游扶贫传播转化为实际市场吸引力,无法使旅游形象增值。
产业、旅游、文化、创意是文旅产业延伸的四个必要因素。产业是第一要务,旅游是一个平台,文化是底蕴和基础,创意是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这也是旅游扶贫应当遵循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称为“最安静的风景,最沉默的文明”的非遗资源在贫困地区得不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非遗资源作为与主流现代科技文化不同的文化要素,在消费社会中反而成为稀缺资源,这也是精神消费时代所赋予内容的价值。同时,弘扬好贫困地区非遗文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无论是旅游从业者、非遗传承人还是从事与非遗产业相关的人群,都是贫困县脱贫致富中的有生力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残疾人、返乡创业者、传统手工艺技师等人群再就业,重新定义传统的中国式生活,寻求非遗人文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创新结合。这对于利用非遗旅游促进精准扶贫实践层面的意义重大。
在旅游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巧妙地发掘和运用地方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实现旅游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愿景呢?
旅游扶贫要依据新常态贫困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竞合、市场条件,统筹公益性和盈利性,发挥旅游产业的主导效应和关联效应,落实针对性、可操作的精准扶贫模式。
多元化改造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多元化改造与建设贫困户的住房庭院及周边环境。利用村寨、山沟的特色进行不同建筑符号体系设计,墙体设计、住房的花木、步行道、标识符号等的规划设计,结合不同的的文化背景与偏好进行规划设计,丰富乡村多元化的产品,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性。同时应对贫困村的厕所与排污设施的干净与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村的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优质资源和产品强联合,擦亮特色旅游品牌
旅游景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创意的规划原则,深入挖掘各类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及其与相关产品的融合;用符合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技术手段、展示手段、参与手段、营销手段来发展扶贫旅游;创新打造优秀的旅游精品,让旅游产品发挥传递旅游地文化的价值,通过旅游产品的新奇、独特,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来使游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使之成为整个旅游过程的精神寄托物。
龙头企业公益带动,结对帮扶助脱贫
企业作为社会资本输入的“中坚力量”,在贫困地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既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也可以实现资本的增值。
为发展旅游业而投资兴建的水利、路桥、电力、通信、民居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给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打下基础。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加快了贫困旅游地脱贫致富的进程。正好符合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政企资本注能量,强化外部“输血”功能
资本是贯穿在各种扶贫模式中的“血液”,也是从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到脱贫成效精准各个环节的“能量”。
资源开发需要资金来进一步完善景点的建设工作和相关配套设施。多样化的形式和声、光、电等感官媒介使单调的陈列资源生动化,建设集教育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始终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援。地方政府应积极协同企业力量适当的加大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针对不同地域特色和优势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差异化景区,使其具备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性质。
招商创业储人才,培养扶贫智力团
人力资源素质不高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瓶颈。要把育才引智,加大人才培训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重点抓手。在旅游资源丰富、邻近大中城市或交通干线、有条件直接开发成经济效益好的旅游景点,农户或返乡创业的青年以开办旅馆、餐馆和商场,自制出售土特产、工艺品和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就业形式繁荣乡镇经济,推动旅游扶贫从“被动扶贫”向“主动致富”方向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人才队伍的引领作用,推动旅游扶贫从“献资金”向“献智力”方向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和组织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发展。通过调动政府、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力量,形成万众一心推进旅游扶贫的强大合力。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