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39|回复: 12

邳州有个四十里地三过渡:刘集、彭河与运河渡口|作者 顾勤功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26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徐州
网上的
邳州有个四十里地三过渡:刘集、彭河与运河渡口|作者 顾勤功
乘兴走笔2024-03-26 10:30北京







俗话说,“过河十里缠”,意思是,过一道河的时间,就耽搁少走十里路。从八路街到邳县县城直线距离,多说不过四十里。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八路人前往县城办事,早上6点动身,近午方可到达。其原因,一是:那时交通工具落后,既无汽车,也无摩托车,除少数人骑自行车外,绝大多数人靠的是步行。二是:途中要过三道河(即房亭河、彭河、大运河),河上无桥,唯有乘船过渡。进城之人须当日返回者,办完事,就急匆匆地赶往渡口候船回渡。当时八路人为此还编了个顺口溜:进城难,进城难,四十里地,一日往返六乘船,早上摸黑进城去,晚上回到家里星满天。


  从八路街到邳县有一条笔直南北走向的土公路,沿公路约10里就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三条河的渡口就设在这条公路线上。


刘集渡口


  刘集渡口,是八路境内设在房亭河上的渡口之一。1949年夏,久旱后的邳南地区暴雨成灾,平地行船。1950年,邳睢县人民政府为解决上游客水长期袭扰邳南地区的问题,决定以工代赈(赈,救济。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姓生活较为贫困,需要救济。因此,人民政府出钱出粮,百姓出工兴修水利,这样,既达到了救灾,又治理了河道。)疏通房亭河。同年秋,工程启动,在土山镇西北处的武河口,将房亭河改道东下至猫窝入大运河。该新河段,河口宽180米,底宽50米,深6米,1951年竣工。河成之后,始建刘集渡口。渡口南依刘集,北与李党村隔河相望。起初,村民房德全以双桨小划子摆人过渡,一次可载3至4人。小孩子免收过河费,成人收费贰佰圆(相当于人民币改革后的贰分钱)。本村村民过河收种庄稼则不收费,待到秋后年前,村干部到各家各户为摆渡人集一部分粮食作为补偿。后来随着客流量的增大,小划子已不适应,当地村领导筹资建造一只长6米,宽3米,舱上铺板的渡船。新渡船下水后,先是在两岸栽上木桩,连上绳子,水手拽着绳子引渡船过河,但水大时却不好用,后改为篙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渡口归刘集大队管理,所收过河费,每月上交大队60元,两名渡工由生产队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后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过河费的标准也有所提高,原先收二分钱,后逐渐改收五分、一角。摆渡者的上交款也随之提高。村民房德全、刘玉群、魏思政、杨洪铎先后在此摆过渡。该渡口,是八路人北去的咽喉要道,因此日客流量约为300多人次。1971年10月,刘集桥闸破土动工,于1973年建成通行,刘集渡口至此停渡。


彭河渡口


  1955年,邳县人民政府为拓宽、浚深、裁直老彭河,于郭口经大庄圩向南开挖新彭河入房亭河,河宽60米,1958年竣工。因八(路)——邳(县)土公路在此中断,始设彭河渡口。渡口紧邻东龚湖庄东,因此,又叫龚湖渡口。渡口有条3米来长,1米多宽的小渡船,舱上无盖板,满载不过五、六个空身人,摆渡的是位伤残军人龚茂彩。1968年后,八——邳土公路在后韩家庄北改道下西北于龚湖庄西接上邳睢公路,人们宁远二里走公路而避开渡口,因此过渡者骤减。1973年,随着八路至议堂的沙石公路完工,邳(县)——八(路)公路线通车,彭河渡口废除。


运河渡口


  大运河邳州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除一座建成于民国12年(1923)2月,只通火车,不通行人的东陇海大运河铁路桥外,他处别无可供行人过河的桥梁。因此,渡口便成了过河之人的唯一选项。该河段大大小小渡口近九十处,运河渡口(即大榆树渡口),就是其中之一。该渡口,为何时所设?无据可查,不得而知。


  老渡口位于今运河南大桥东约二百米处,两岸相距一百二十米(指老堰),水面宽约九十米。因渡口南依堰外坡的杨场庄东,因此北往的过渡之人称此为杨场渡口。而渡口的北头东距庄家楼稍远而靠西边的大榆树村较近,故南来的过渡人称之为大榆树渡口。1953年1月,邳睢县撤销,恢复邳县建制。5月,县政府由土山(镇)迁往运河镇。运河镇即成为邳县政治、文化、贸易中心。随之,邳南一带前往县城开会、上班、求学、办事、贸易,来此过渡的日趋增多。1958年,为扩大行洪区,筑运河南外大堰,杨场庄外迁,人们遂改称杨场渡口为运河渡口。


  解放初期,在此摆渡的属私人经营,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一点的渡船长约6米,宽3米,船舱上铺木板,一次可摆20来个人和三五辆小土车(独轮手推车)。买卖牲口者牵着牛、驴过渡时,事先要有准备,带上布口袋或勒腰的大手巾,若牲口脾气犟,畏水,须用布将其眼睛蒙住,然后前拖后拥地将其弄上船,稳住,使船保持平衡,一次可载四、五头牛或驴。


  开船时,摆船人视水的流速而确定航向,流速小,直行,若流速大,则用竹篙先把渡船沿岸边逆水向上游撑了一段距离,然后往下放,船到对岸时,恰好靠上码头。成人每次交过河费贰佰圆(建国初的货币单位,相当于后来的贰分钱)粮食车视重量,牲口看大小,收费伍佰圆到壹仟圆(即后来的伍分钱到壹角钱)不等。1954年人民币货币单位改革后,单身人交过河费贰分钱,带自行车的交伍分钱,连人帯板车交壹角钱。


  那条小渡船则更小,长不过3米,宽约1米,无舱盖。小渡船只摆空身人,舱内最大容量4人,其行船位置在主渡口航道西侧约80米处,摆渡的是一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凡有急事过河者,可选择这里过渡,过河费略高点。摆渡老妪手握双桨(又名棹),船速飞快,同时起航,先于大渡船到达彼岸。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邳南一带出入县城的人流量加大,平板车、自行车等运输、交通工具增多,小渡船已不堪重负,一度造成拥挤,有时过一次渡,候船、乘船约摸在一个小时以上。为解决过渡难问题,江苏省交通厅为运河老渡口拨专款建造两只大型渡船,船长约20米,宽10米,行船动力,一篙一橹,一人撑篙,二人摇橹,两船往返对开,每船一次可载客七、八十人。起锚开船后,执篙者先调好航向,然后沿船的左前首将篙插入水中,反航向地手拥竹篙,脚蹬船舷,一步一步地用力地朝船尾处撑去,到了船尾,拔篙回到船首,重复上番动作。大橹则安在船尾部的右侧,橹首有铁链子连接在船舱铺板上,橹杆则支撑在橹担上。摇橹者,一人手握橹首向对面推过去,对面之人手握橹杆用力地推回来,形似桨片的橹板在水中前后摆动,利用水压的差异形成动力,促船前行,就这样,一反一复,反反复复地推来摇去,橹板不停的搏击河水。渡船在船工的号子声、橹杆与橹担摩擦发出的吱嘎声中缓慢地向前航行。到了深水区,篙不见底时,执篙者弃篙参与摇橹,此时,大橹则是行船的主要动力和控制航向的工具。


  有了大渡船后,为适应大渡船的停靠,两岸渡场进行了扩建,近百米长的渡场上,设上下两个码头,供对开二船靠泊选择使用。码头上有车辆通道,行人通道,以及猪、马、牛、羊等家畜专用通道。


  为了使工人能及时上班,学生按时到校,生意人尽早过河交易,船工们实行三班倒(即三八制),歇人不歇船。渡口两端各建有一个售票的小木屋和供船工吃饭休息的房子,以利他们就近坚守岗位。渡船一天数十次的往返,直到夜间电影散场、河南边大庄圩、高庄一带在港务局的装卸工人及搬运站拉平车的工人下班过完渡后,船工们方可上岸休息。为方便夜间急病、伤者过河求医、公务人员因公须过河的,两只渡船则分靠两岸码头,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船工们是随叫随起,开船渡人,人少时用橡皮划子,多时则用大船。70年后,航运公司为渡口专配一个轮船头,供白天拖拽渡船,因此航速加快,过渡时间大为缩减,日渡行人约3000人次,机动车辆及人力车辆100余辆次,大大地缓解了人们过渡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赶猪过渡。1960年至1973年间,邳南的八路食品站(含胡圩收购点、新集收购点)收购的生猪,须集中送往县肉联厂屠宰加工。因当时缺乏运输车辆,且有大河相隔,食品站人员只好将收购点、站的生猪集中百头以上成群,派人工驱赶。早上,赶猪上路,傍晚到达土山镇外露宿,第二天一早经土山老木桥过房亭河,下午到达运河渡口。过渡时,赶猪人想方设法把猪引诱上船,前后左右加强看管,因船无遮拦,惊猪落水之事时有发生,一但有猪落水,这可就难为了赶猪人。为此,航管处人员在其中一只渡船上加装了铁围栏,两边码头上还安装了专供生猪上下船的围栏通道,这才安全有效地解决了群猪过渡问题。


  1973年5月,位于老渡口西侧200米处的运河大桥(指老桥)建成通车,至此,千古以来的运河老渡口,终结了它的使命。


  斗转星移,世纪更替。如今的大运河上桥、闸林立,过河乃瞬间之事。仅邳州段而言,就有刘山闸桥、运河西大桥、南大桥、霍连公路高架桥、龙化大桥……千古以来困扰人们出行的大运河,现在处处是通途。抚今追昔,当年在经济落后、条件制约情况下,老渡口曾为人员流通、货物贸易发挥过积极作用,那些日夜坚守岗位的老船工们真是功不可没。随着岁月的流失,昔时,日夜繁忙的运河老渡口,在人们的记忆中已逐渐淡去。一代代的老船工们也先后作了古人,就连停渡时的最后那批船工也所剩无几,目前所知,尚有刘化君、张洪芝还在。为弘扬大运河文化,传承记忆,现将已不复存在的运河老渡口写下来,以供那些不知何为渡口者解惑之用。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6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3-27 1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八路公社、新集公社、胡圩公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3-30 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讲解的真详细,又了解了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hd
4
发表于 2024-3-31 0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3-31 06: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2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2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美好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3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新的记不住,旧的忘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0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李家楼,于邳州市八路镇东二里许,溯建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2-27 1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53年,县政府不是从邳城镇迁到运河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2-27 1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1947年,蒋军进犯解放区,邳县顽化,地主阶级向农民群众进行了残酷的倒算,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1948年11月22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胜利结束,邳县全境解放。23日,邳县人民政府迁入邳城。随后,各区、乡、村政权相继恢复。1949年春,邳县人民政府对本县大部分地区的地权农作物进行了处理。5月24日至6月2日,又以10天时间处理了麦田悬案,即处理了地主、富农倒算之后全部麦田和大部分春地,同时处理了大部分漏网地、富和1946年给地、富多留之麦田和春田,还处理了外籍地、富之大部分客地,有些区的个别村连地、富之牲畜、农具都作了处理。这使9631户农民分得了计42621.4亩土地。从而锻炼了干部,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地方政权。这些都是邳县进行土改的有利条件。1950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于当年6月30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省各地开展土改运动。当时,邳县是山东省辖区,也是老区。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即1945年9月底,除运河南岸(七区)外,全部解放,是解放区。那时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庄进行了减租减息运动。次年春,又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了以反奸诉苦为内容的“三月群众运动”,使无地、缺地的农民都得了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2-27 1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1949年,邳县人民政府(铁路以北),隶于山东省台枣专署, 次年隶于临沂专署;邳睢县人民政府(铁路以南),隶于江苏省淮阴专署。1953年,邳睢县撤消,古邳镇析归睢宁县;土山、运河等地析归邳县。邳县人民政府改隶于江苏省徐州专署。次年,邳县人民政府驻地从邳城(今邳城镇驻地)迁至运河镇。1956年改称邳县人民委员会。隶于徐州地区。1969年称邳县革命委员会。隶于徐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复称邳县人民政府。隶于徐州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邳县隶于徐州市。1992年8月,建为邳州市,徐州市代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2-30 07: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