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境内黄石山东麓黄石公庙遗址上今存有元代古碑,为大元至元五年“重修庙记”(黄石公),碑文载:“昔日有一仙人来此,出神若化,无人可识,时于汉楚会之际,圣人显于圯桥,观其人之善恶无如之也,奇哉,子房焉能度之三化授书于圯上,斯人后能辅于高祖而致为臣,以定汉朝天下而平矣。”碑文中明示出“仙人来此……圣人显于圯桥……子房焉能度之三化授书于圯上”。“来此”是近指,不是远指,即是在岔河境内黄石山不远处的地段。秦汉时黄石山西、山北、山南无河流史和桥史,只有牧猪河上有一座圯桥,这座桥与张家楼仅1000余米,距黄石山仅2里路,近在咫尺。“仙人来此”、”显示圯桥“不会远指120里外的下邳城东小沂水上的圯桥的。 良壁兴化院大元至元八年重修兴化院碑文云:“东临天台泇水泻千里之洪波,南望黄石孤峰擅一方之胜。”这里的泇水即东泇水,前身为祠水。“一方之胜”是指“黄石公圯桥授张良兵书”的圯桥胜迹,或指人们建庙祭祀黄石公、张良的胜迹——黄石公和张良享祠“黄石公庙”。 明嘉靖十四年“重修黄石公庙事峻”主持隆彻所记贞子告曰:(郡人冠带散人贞庵王业撰文)野史言曰:“志有之授书坊,在郡治南(古邳)一里许,倾废未久,坊下圯桥是正公(黄石公)出游遇孺子(张良)处也。”明示了这一事件的地点发生“在下邳城东小沂水上”为民间“野史”,其为传言,不可信。也许因有传言这里的文人才在下邳城南建有纪念性的“圯桥”,决非秦汉之际黄石公授张良兵处的圯桥。 光绪岁次年,良壁邹氏所建三教堂《重修碑记》,为明立碑文清代重刻,碑文中有交待三教堂座落的方位云:“……兹圯之北有良璧圩,前明邹君讳文贵之所创建也及,国朝康熙拾有五年公子孙而著之,可谓善先人之志矣……”良壁圩今为良璧村,距牧猪河圯桥10余里,为南北方向,良壁圩以圯桥为座标(中间无村、无河、无桥史),说明这座圯桥遗物还存在,圯桥的意义和影响之大,不然村、庙不会用此作为座标的。决并非指相距160里地之外的下邳城北门外的圯桥,更不会用相隔千山万水的“下邳城”北门外的圯桥作村、庙的座标。 (二)从出土文物,佐证“下邳圯桥”就是指岔河境内牧猪河上小桥。 1.《史记》载张良在“下邳圯上”纳履得兵书,那么圯桥属于什么结构什么形状的桥?司马迁未有交待。对于圯桥的猜测有二:其一,圯桥是木桥,其二,圯桥是石桥。这两种猜测以后者居多数。经过笔者实地考察和调查,圯桥是座落在云坛山、小埠山之间的牧猪河上的—座石桥。1980年,听90多岁的老人们讲:圯桥桥墩是三块很大的红石立起来的,垒成两个桥洞,上面放四块长条石板作桥面,时称圯桥,又称“七石二洞”桥。这“七石二洞”桥是架在牧猪河河槽中央的,涨大水时水可漫过石桥;如果河中水面加宽,为交通之便,人们又搬来石块在桥两头有水的地方放上,一步一块延续很长,石块时隐时现,要踏石过河,为步履石桥。这种形式的石桥与古时俗称徛(jí)桥相符。如《尔雅·释宫》中所说:“徛者,步桥也。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称步履桥,现在称水漫桥。又因此桥是依徐山(云坛山)而建的石桥,桥东有徐偃王隐居的徐山(今云坛山),桥南有戴庄镇的依徐山,因在徐山前而称之为依徐山,桥因正在徐山下的河上,百姓也称为依山桥。“圯”与“依”同音,其义不同。又因石桥在两山之间,宋时又叫“夹山桥”。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读“圯”为“倚”音。是“徛”与“倚”形近又于“圯”音近而误读、误写。这座桥又口传为七十二洞桥,一是与“七石二洞”桥的近音俗称“七十二洞桥”。1974年旱改水挖出一块红石块桥墩,见方1米余,这是最早的圯桥桥墩。80年代挖鱼塘时,又在1.5米下面挖出二块桥墩石,石墩为不规则方柱形,石块高1.5米,宽约1米左右,这是圯桥的见证。牧猪河上圯桥历代都进行修复,至民国初期还存半孔和乱石块。1965年307国道(今称310国道)就建在圯桥遗址边上,成为古今大道,圯桥残迹至今不得复见。 秦汉时这里人们称这座桥叫“圯桥”,《史记》载是有根据的。据传说这座桥是周穆王时期,徐偃王逃至“徐山下”(云坛山、依宿山一带)为方便随民而修建的圯桥。因这条古道从那时至今都是人们沿山坡高地行走的道路。毁了修,修了毁,历尽沧桑,一直横架在牧猪河上,历经四千余年,名字虽变过多次,但人们心中仍知道这座桥是张良纳履得兵书的圯桥。 (1)、“圯桥”与“依山桥”、“徛桥”是当时地处楚国楚民民间口语俗成而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只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的是楚民共同对桥的称谓,正如考据家服虔曰“圯,音颐,楚人之谓桥曰‘圯’”相符。至今桥头的东桥头村中仍有依山寺;桥南仍有依徐村;现今坐落在桥两头的村庄仍保留昔日村名,桥西的村庄仍叫西桥头,桥东的村庄仍叫东桥头。这是千百年来当地历史的淀积和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在“下邳城”或其他地方有如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沉淀深厚和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命名的山川村庄吗?也没有如此古老的古道、古河和古桥,更没有这么多以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故事,张良、黄石公隐居此地故事而命名的山川村庄、桥名。 (2)、从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证此桥称“圯桥”或“圯”,同《史记》载“圯”相吻合。在桥的下首(东边)云坛山边有一村庄,因居圯桥左首当时称“圯下村”。1996年,笔者在烧砖窑处寻找到一块汉代墓志铭砖刻,落款处刻有“武原圯下何氏”文字,确切记录了圯桥所座落的位置和村名以及墓主姓氏。现在的东桥头和西桥头村也是因座落在牧猪河上的“圯桥”或“依山桥”或“夹山桥”的东西两头而命名的。“依山桥”是由“圯桥”音近转名而来的,也于服虔曰:“圯,音颐,楚人谓桥曰‘圯”’是吻合的。战国时这里属楚地,秦汉之际此地也属楚地,只是下邳和武原区域有重叠的时期,武原城(即鹅鸭城)仅距圯桥20余里,时为武原辖地,砖刻落款为“武原”实属也。 这块墓志铭砖刻对考查圯桥位置有很确切的的史证价值。墓志铭内容为“夫君从良西师未韵招魂葬记”铭文。考证这块汉代砖刻应在张良率兵西征以后的50-60年之间,是随张良西征青年的妻子,至晚年未得到丈夫音信而做的招魂葬仪式时物件。“西”字在秦篆中不简写,但在汉代中已写成今日“西”字,这在《砖瓦陶文大字典》中和其他文献中都有收录。 ①“夫君从良西师”证实了张良潜居在张家楼,并在张家楼、圯下村、何家洼等村带走向西征伐的青年100余人。也证实了《史记》所载“良集聚少年百人”的史实及地点。 ②“招魂葬记”秦汉时已成民间风俗,至今沿袭。“招魂葬”源据出于《礼记.丧大记》,从周朝就有定制,有招活魂和招死亡魂之别,招活魂有“复采”招魂官或巫人进行,招魂称“复”,衣冠有等级区别。招死亡魂要到郊外四方招魂,用死者衣服裹好亡魂,后在巫人的招魂仪式中入葬复土。这也于《史记》载“道遇沛公……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的路线、方位吻合。 ③墓志铭砖刻的出土,于传说“七寡妇坟”相吻合。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张良带走青年百余人西征后,大部分人在沙场上战死,而无有音信。其中有七位做了寡妇的老妇人等到死也未得到丈夫的消息,她们苦命相连,相助相敬相爱到白头,商定死后也埋在一处,最后七位寡妇按商定计划,先后在云坛山西角的地块上堆起了七座坟头,后称七寡妇坟或七寡妇林。这个故事诉说的是战役带给人们的遭遇和血泪,也告诉我们,汉代张良就是潜居在这个村子里的,就是从这个村子带百余人出发西征灭秦的史实。 ④张家楼为下邳与原武交界处的古村庄,向北不足40里为郯地。秦时(前221年)治下邳县。西汉公元前201年(汉高祖6年)废韩信王号,封刘交为楚元王,治彭城,分下邳为武原(史书注为今泇口村,笔者考证为今梁王城遗址处)、良城、下邳三县属楚,并封卫不害为武原侯。此墓志铭砖刻为“武原圯下”,当属这一时期之内的亡者,公元前207年张良率兵西征伐秦,传说和墓志铭内容与张良西征史实的时间吻合。死者的墓志铭是“西征”后几十年的事,政治地域由下邳改置为武原也是几十年的事。但与史实地点相属,是考证“下邳圯桥”座落和张良其人其事的很有价值的文物证据。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山丘高坡傍水地带是人类繁衍生息聚落成村的最佳选择,云坛山、牧猪河两岸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2003年春天出土石斧2把,砺石一块;牧猪河东岸有一处古代遗址出土商周时期陶鬲,足以说明这里历史悠久。秦汉时期这里村庄较多,因山、水、物、人等方面命名的村庄均能够考察出古村遗址及村名来历的根源,也能见证“下邳圯桥”座落的真正位置。 ①圯下村。秦汉时,因在牧猪河上圯桥东首(汉时右为下),云坛山西北坡处建村,以圯桥为方位座标而命名的村庄,与出土“武原圯下”墓志砖相吻合。1984年,这里有秦汉时建村烧砖古窑址2座,并出土家犬在湿砖坯上印下的2个犬足印子砖,铁剑一把和较多陶器。 ②何家洼。秦汉时,韩国被灭,韩国的贵族、韩氏族人以及张良的公族人逃荒到云坛山下居住,因村建在平洼处,叫何家洼。何家洼村人多为韩人和张良的公族人。一因张良顺河入邳潜居,二因张良博浪沙击秦未成而受大索牵联而外逃,又因族人临河居住,改韩姓为何姓。何氏家人后因村洼积水,拎子背老迁到村北土岭边居住,又叫拎子村。明时因村前有一片树林改为林子村。今村中50%的人口为何姓。 ③子房村。又叫小房村。在牧猪河圯桥东首偏北的土滩上,传说是张子房在此居住过几年时间,并在此种过菜园,后人叫村为子房村。 ④张家楼,因韩国贵族张氏(也可能为韩氏改姓)避难到小埠山处,在山前建宅院,而门楼又高又大,叫张家门楼;后有逃难人在他宅院附近居住成村,称张家楼。是张良潜居之所。张家楼村遗址60—70年代两次出土打铸兵器与红炉焦灰土块,其形未损坏,同时出土一捆铁剑,今存铁刀、铁剑各一把。 (三)、何氏家谱序文佐证了张良潜居、纳履和西征事件的史实。 下邳何氏家谱,为明嘉靖24年续谱,序文是转抄古时家谱序文,内容为:“据姓氏谱子房五世于韩,自博浪沙阻击而后,始皇大索天下,韩人无几,通改姓韩者为何氏。历经汉代隋唐宋等几代,有传人三高,其尤著名也……至今家族于斯何时迁至何地概不可考……则不忘可为,后人赞纵姓基是为此序。” 从序文中可知,何氏原为韩姓改为何姓,其原因是张良击杀秦始皇未成而秦始皇“天下大索”而造成的。“韩人几无”可知秦始皇“天下大索”之残酷,不知多少人丧命秦兵刀下,便可知张良改名姓的原因,可知何氏家人与张家楼主人逃命至此的原因。故可证实《史记》所载张良“亡匿下邳”是潜逃到下邳境内,而不是下邳城(古邳)。从张家楼、圯下村、何家洼座落在牧猪河两岸足可以说明村中不少人是韩国人,都会象张家楼主人那样去呵护、支持、资助张良的,这是他能在此生活10年,在此带100余人去西征的原因所在。据何氏人说:张良从河中乘船逃至下邳,改韩姓为何姓,原因是河水把张良送到下邳,是河水使他躲过秦兵的追杀,因秦兵为陆兵,很少有会水的水兵,乘船而逃可以躲过秦兵的陆路追捕。这也与史实相符。于是为纪念河神保佑而改称何氏(古文字何、河、荷不分),来下邳后也靠河居住,以河为生,“河”与“活”谐音共生也。据考查下邳何氏90%居于河边、水边、洼地、平原,很少居于山边高处的,居住在山边也选洼处,如何家洼。下邳何氏为“三高堂”,家谱云:“下邳韩何不分,不忘其本。”由此推知,张良的家庭成员如果还未被秦始皇杀害的话,也会随韩人逃至此(待考)的。 新沂何氏谱仅记:“兵变迁,星居散处”,堂号为“积善堂”。“兵变迁”“星居散处”也表明秦灭韩后,韩氏遗民为存人力而分散居住的情况。 东海何氏为“梅花堂”,体现何氏傲冰雪求生存、求发展的情况。 《中华万姓溯源·何姓》云:“出自姬姓,周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之间。”也于《何氏谱》所载情况吻合。因张家楼主人是韩国贵族,何家洼何氏是张良韩国公族,张良才能隐居10年,张良才能率兵西征,并得到了庇护和资金的支持。从何氏家谱序文看,何氏如不是韩国人,与张良没有亲缘关系,何氏不会认张良为族祖的,何氏如果与张良没有亲缘牵连,何氏也不会改姓而远逃他乡的。只是张良改韩姓为张姓,而何氏改韩姓为何姓,都还是以韩姓为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