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古城再探讨 崔学法 与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解码下邳古城》商榷 三月十日至十四日,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播放了四集《解码下邳古城》,记叙了江苏省考古研究所2014年7月以来,对在睢宁县古邳镇对下邳古城,进行大量的挖掘、考察、论证等考古活动。使下邳的三国古城、明古城的在淹没350年后终于重见天日。随着视屏频道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有幸见到了近2000多年汉代下邳城的原貌,向人们展现了古代下邳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状况。初步厘清了下邳古城的历史事实,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下邳古城是一座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古城,他以不同寻常的形式产生,伴随中国历史走了2310年后,又以不同寻常方式湮灭、消失。只留下历史的记忆和民间传说。现在人们见到被挖掘出来的部分,对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来说,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吧。3月17日,笔者一行在古邳镇参观了下邳古城已经出土的部分遗迹,认为,无论已经勘探的三国大城还是明清小城,均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厘清。 一、下邳古城起自春秋早期 《竹书纪年》夏帝仲康七年载:“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这是“邳侯国”第一次出现在典籍上。东汉学者应劭(约153-196年)称“邳在薛,其后迁此,故曰下”。西晋学者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也。”根据先秦资料:今山东薛城自睢宁中部一带,被称作为“邳”,奚仲是黄帝六世孙,任姓,因辅助夏禹治水有功,封于薛地,后迁邳,建立邳国。奚仲十二世孙仲虺为商汤左相,迁回薛,商汤太戊在位时(公元前1486-公元前1411)扈,武丁在位时(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祖己。夏商时代“邳侯国”的活动主要在被出版之为“邳”的大邳北部,即上邳。今山东邹城、枣庄。 至于下邳,最早的记录是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宋襄公伐齐,筑邳城。”这个邳,不是在邹城、枣庄的上邳,而是在今睢宁古邳的下邳,宋国在东部今睢宁古邳一带筑城伐齐。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年底,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次年,大张旗鼓通知各诸侯国,护送公子昭回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为了显示重视,专门在下邳建立一座城邑,作为送公子昭回国的起点。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边界上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就是齐孝公。 秦始皇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下邳属于泗水郡下邳县。在此之前,齐封邹忌,(约前385---前319)为下邳成侯,比郡县制又早130年左右。但据《全唐文》第五六七卷韩愈《下邳侯革华传》:“华父犨,生五年,袭先祖爵祿,仕至上轻车都尉。华母世居長乐,有乳哺之恩。越王勾践时,尝侍宴姑苏台。”虽然没有革华生卒年代,但越王勾践(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是春秋时人,革华为下邳侯应该是春秋末期公元前500年前后。下邳又向前150年左右。《解码下邳国》称:“下邳古城从夏代开始建城”,“在夏代就已建立”,而夏代(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为时尚早。现有资料及其考古得出下邳建城上限是春秋前期公元前642年,中间隔着商朝与西周。夏代建下邳城没有任何依据。 二、三国下邳古城消失之谜仍需考察 汉代下邳古城实际上就是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为下邳国,封子刘衍为下邳王,即下邳、良城、徐县(睢宁徐城镇)、僮县(睢宁西北)、睢陵(睢宁东北)、下相(宿迁)、淮阴(今淮阴市)、淮陵(淮阴北)、淮浦(淮阴东南)、盱眙(盱眙西北)、高山(淮阴西)、潘旗(宿迁北)、取虑(睢宁北)、东城(盱眙东)、曲阳(宿迁西)、司吾(新沂市)、夏丘(沛县东)。下邳进入历史上面积最大也最辉煌的时期。 汉明帝还有余兴,仍不满足,又将徐州州治从郯城迁来下邳,徐州所辖除了下邳国外,还有琅琊国、东海国、彭城国、广陵国,共六个郡国计六十二个县。这是下邳作为徐州治所管辖最大的时期,这时下邳是汉朝天下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方。汉明帝之子刘衍遂在下邳为王,下邳王国共传4代4王,即下邳惠王刘衍传子下邳贞王刘成,刘成传子下邳愍王刘意,刘意传下邳哀王刘宜。建安十一年(206年),因刘宜死后无子,下邳王国被曹操废除。由于朝廷重视,这一时期下邳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对以后起到巨大影响。 下邳的范围和作用都扩大了,重建下邳城是顺理成章的。三国及西晋时下邳城应该是东汉时修建的下邳城。也就是这次考古挖掘出来的1500X1350平方古城,到清康熙七年(1668年),农历6月17日郯城大地震、七月十二日黄河花山寨决口,近1600年,下邳古城究竟是什么时候淹没消失的,1600年中下邳古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目前来讲,恐怕还是一个谜团。花山河决的洪水淹没了下邳,此前下邳古城洪水究竟毁掉几次,战火毁掉几次。难道三国古城可以等待2300多年,到康熙年间与明古城一起沉没。而清咸丰版《邳州志》称葛峄山东三里的下邳故城是“金代所筑土城,史未有闻也”。那么清康熙七年消失的下邳大城,究竟是三国下邳城还是金下邳城?下邳几建几毁,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把三国以来,一千四五百年以来,历尽沧桑的古城淹没归结为一场洪水,是无法符合历史事实。 三、明清下邳古城是邳州衙署还是邳州卫指挥 下邳最后的古城,明清下邳古城被挖掘出来了,这座900X600平方的古城究竟在下邳的历史长河中是什么时代的古城? 原来明朝邳州城有两套行政管理体系和城建。朱元璋在驱逐元蒙,定鼎金陵(今南京)后,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旨令邳州知州马拯重建邳州,设衙署、驿站。从此就称邳州而不再称为下邳,以至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州黄日焕、孙居湜改建邳州城于艾山之阳(今邳州邳城镇),原来州城就叫旧州。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连年战争,江淮流域人口大量减少,生产受到破坏。朱元璋定鼎金陵,为了发展生产,大量从山西向黄淮、中原一带移民。凤阳府(明初邳州属于凤阳府)是皇帝朱元璋老家,当然不是随便移民就可以进入。因此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朝廷下令“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户,悉还为民。”并且安置在邳州屯田,共建类似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五十个屯田的农耕大营。其中黄河南十三营,黄河北三十七营。每一个营由一百户组成,设百户长一人,如苏塘营(塘字应为堂)指挥苏堂。置邳州卫统一指挥,王恒为邳州卫指挥,设在邳州(今睢宁古邳)。当年,卫王恒在邳州“加甎甓焉,城高二丈九尺,周五里二十步,雉堞一千五百二十六,角楼四,铺三十。有三门,北曰镇北,西曰通沂,南曰望淮。” 这样,新的问题就来了,邳州衙署是设立在汉代以来的古城重修,还是另外新修城池?邳州卫是利用部分古城改造,还是另筑新城邳州卫? 考古大队挖掘出来的明清下邳城,究竟是邳州衙署还是邳州卫指挥所。笔者认为:考古中出现的普遍的东西,找它的规律性,偶然的东西,找它的特殊性。邳州卫是一座屹今为止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座屯田的卫指挥,而明清古城砖铺院是全国“从未遇到过的”有砖上钉钉的院落。这样砖上钉钉之谜就解开了,州署衙门,是知州决断事物的非常严肃的地方,一切人到此都得小心翼翼,铺上的砖,不用加固就能保持稳定。而军转民的邳州卫指挥,彪悍的卫指挥、大营百户长,他们骑马坐车来处理事务,院内铺砖受到践踏,为了保持院内整洁,只好用比铺砖成本还高铁钉来钉砖。因此,笔者倾向于认为考古队发现的明清下邳古城是邳州卫指挥所。 四、三国下邳古城东墙之谜 在下邳古城墙出现了一个较为特殊现象,城的东面城墙是弧形的,《解码下邳古城》认为是根据山水地势依山傍水造成的,实际上不仅如此。下邳的东城墙也是一座历史上较为特殊的城墙。 距王恒修邳州卫100来年,明代杭州仁和县(今浙江杭州)人、藏书家、文学家郎瑛(1478年—1466年),在其《七修类稿》一首俗谚:“徐州不打春,下邳无东门。若使打春开东门,蝎子咬死人。”这个俗谚包涵汉代一个历史事实,“无东门”和不能“开东门”,疑似相互矛盾。这还得从汉明帝刘庄说起。 中国古代是个封建农耕社会,粮食收成关系到国家兴亡。历来皇帝非常重视祭拜天地、五谷神,但皇帝祭拜五谷神都在宫内或专门的祭坛诸如天坛之内。历史上唯一发现的皇帝京城外面祭拜五谷神的却是“汉明帝亲耕下邳”。 汉明帝亲耕下邳是是一件特殊是事,只所以选择下邳也是特殊状况决定的。刘庄是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秀为什么选择他当皇帝,因为他是刘秀和皇后阴丽华所生,刘秀在幼年是就决心:“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幼年的刘庄必然得到溺爱,当上皇帝,他必然显表现得更孝顺。 所以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春,明帝亲自来到下邳祭拜五谷神。而这个地方正是他父亲刘秀当上皇帝后,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以万乘至尊,亲来讨伐董宪、庞萌叛乱的地方。汉明帝来下邳后,郑重其事的祭祀天地、神农、社稷诸神后,认认真真的在下邳农田中耕作起来,不管他实际亲耕多少,毕竟起到很大象征意义。下邳及东部百姓从未听过天子亲耕的事,立即轰动起来,并且引以为荣,至今《邳县志》、《睢宁志》都作为大事记载汉明帝亲耕下邳的事。 皇帝祭拜五谷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也叫打春,即鞭打春牛的意思。当然在下邳城的东方,东方为木,五谷属木。早春旭日东升,在城东祭拜东方五谷神是顺理成章的。本来城东就有小沂河,交通不便,天子祭拜过,岂凡人可以随便出入开东门。也可能小沂河宽,作为天然弧形护城河,出入不方便,没有东门。而皇帝在下邳鞭打春牛后,别人岂能再效仿皇帝去鞭打春牛。后来,黄河水泛滥,牛由成了“铸犀利水乘吉命,蛟龙虬伏水波静”镇河神牛。年年深受黄水之害的人民更不能打神牛了。打春这个仪式在下邳(当时的徐州治所)就消失了。所以下邳三国古城不开东门,或者根本没有东门。久而成俗,到王恒建邳州卫时就干脆不修东门了。打春即举行鞭打神牛的仪式也在我们这个地方就消失了。 五、下邳古城淹没是天灾?是人祸? 自宋襄公公元前642年,到明初马拯、王恒修邳州城、邳州卫之间,下邳城几毁几修,现在挖掘的只能算初现端倪,有的恐怕无从考察了。当时新建的邳州城、邳州卫确实毁于康熙七年大灾害,《解码下邳国》明确认定这个事实。农历六月十七日,郯城大地震,邳州古城下陷,黄河堤岸受损。七月十二日,黄河汛期到来,花山壩决口,邳州城迅速沉没。《解码下邳古城》非常正确的考证下邳古城沉于地震与河决双层灾害。 可这只是近期天灾。从长期来讲,邳州旧州城沉没,却是人祸。本来河流多是为民造福的,偏偏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给流域带来极大的危害。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朝廷派守将杜充去东京(今开封市)防守,这个后来投降金国的叛徒,畏敌如鼠,扒开黄河大堤,企图阻遏金兵。金兵最终没有阻挡得住,却使黄河吞汴、夺泗、入淮,进海。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黄河南下造成苏豫皖地区黄水泛滥成灾,给豫东、苏北、皖北、鲁南人民带来无穷的水患。终于在金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决口李固渡(滑县西南),第十三次大徙,经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徐州—邳州---泗州一线,夺淮入海。黄河改道南徙初步形成。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黄河改道南徙正式形成,经延津、封丘、兰封、东明、曹县等地又入单、砀、丰、萧,于徐州合泗水经邳州、泗州夺淮入黄海。黄河南迁加重徐州、邳州边界 “百步洪”、“吕梁洪”的水流湍急,黄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吞没汴水、泗水,淤积河道,造成善堵、善决,严重影响南北漕运。黄淮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证漕运,减轻吕梁洪的险峻,自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始疏凿吕梁洪,到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疏凿吕梁洪结束,前前后后共用130年时间才完成。凿石通洪,确保漕运畅通。漕运安全保证了,但是原来水流湍急,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被冲刷而下。现在水流平稳了,泥沙大量的淤积。抬高了河床。使这一带黄河变成高出平原,悬在邳州头上的的悬河、天河。从吕梁洪尚未疏通就开始,每年徐州、邳州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清淤河道、加固堤岸。以至于“扒黄河”在这一带成为“出苦力”、“罚劳役”的代名词。尽管后来做了很大努力,最终导致邳州沉入水底。十二年后,康熙十九年(1680年),邳州下游的泗州尽管没有地震,也如邳州一样沉入水底。 六、城外几米淤泥城内无,证明下邳古城不是一时沉入水中 据《解码下邳古城》报道,这次省考古研究所挖掘,下邳古城遗迹,城外淤泥堆积几米深,城内却很少有淤泥。专家们进行了争论,最后认为:康熙七年花山壩决口,泥沙被城墙挡住,故城外淤泥几米深,城内没有淤泥。 可想花山坝决口后,黄河之水如同天上来。水、泥混合体瞬间灌满下邳古城废墟。但水、泥的比例是有一定限度的,笔者曾去花山坝遗址观察过,决口冲出一个深潭,当地村民称之为“拐山潭”。但拐山潭冲走的泥土在浩瀚的黄河水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吞没下邳古城的洪水,城内城外含泥沙的比例不会有多大的区别。下邳古城也不会有什么滤泥沙网。城外几米深的淤泥需要多高的洪水才能沉淀。 原来黄河1128年被宋将杜充扒开南岸阻挡金兵后,大量黄河泥沙随着洪水涌到苏皖北部,长期无人过问,年年积於。又经过1168年、1194年两次黄河大决口,改道南徙屡次“河决”黄河才逐步形成。自1415至1543年,长达近130年的凿平吕梁洪才完工。缓缓的流水,沉淀了大量泥沙。到康熙七年,又经过了125年。大量的泥沙造成,黄河捧上天,古城临深渊。 从1128年到1668年,540年间,黄河大量的泥沙,足以实现了改天换地。本来《尚书·禹贡》徐淮一带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地,被沙化、盐碱化了。山川城池也面目全非。下邳古城面临着一次次黄水,留下一层层淤泥。 几米淤泥的情况也正符合当时状况。淤泥最底层,地表上留下大量陶瓷碎片。以后的层面淤泥不断积於,黄水只能将碎片冲去相对低洼地方,流水不可能带动它们,古城城边、城河符合这种情况,底层留下陶瓷碎片。 城外的淤泥,逐年增高,所以下邳古城城外的淤泥明显分为一层层的。最底层原始的淤泥相应颜色较黑。城内淤泥年年有人清理,黄水带来的淤泥城外不断淤积。最后,河决花山坝成了压跨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下邳古城沉没了。 七、西晋海上、陆上“丝绸之路”远未达到下邳 下邳古城的建立、损毁需要考证,下邳城的文化历史更需要考证。《解码下邳古城》认为:三国、西晋时代,下邳不光是一个军事、政治中心,还是一个商业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延续的下邳,下邳的商业贸易已经延伸到南海,甚至到中亚、西亚。并采用去年播放的《消失的下邳国》邳州新河镇煎药庙出现的鹦鹉杯、玻璃碗作为佐证。 三国、西晋时代下邳古城,说是一个商业贸易中心犹可,但说他是个国际贸易中心,丝绸之路的延伸,还有必要商榷。 无论三国还是西晋,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都是皇帝(朝廷)个人独裁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王朝除了后期少数例外,都实行严密的防范四夷措施。一切对外事务都在朝廷掌控中。而内部是一个小农自足的农耕社会,社会尚不需异邦的物资、文化。对外交往是朝廷的事,就拿张骞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也是困难重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派张迁出使西域,当时西域只存在部落式的奴隶制土邦。被匈奴扣留十年。前129年逃回。国派尚且如此,民间何从谈起。后来以汉朝强大武力为依托,开通至西的“丝绸之路”,民间这时的商贸活动没有记录。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匈奴乘机占领河西走廊一带,“丝绸之路”中断。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东南亚各国,也只是对尚处土邦状态的各国征服和劝解归化。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民间参与经贸活动。孙吴政权派遣是使团即使有官方的物资上互通有无,也到不了民间的贸易。直至唐代,朝廷开放口岸,才有大量的民间贾胡出现。没有强大的民间贸易支撑,西晋下邳国怎么能成为影响到“南亚各国,甚至中亚、西亚”贸易中心呢。大量的史籍证明,汉、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资不是贸易,不是分配,而是最高统治阶级的“直供”。哪个时候的对外经贸无从谈起。起航点就是海上贸易起点。远离海岸300多里的下邳不是海上丝绸之路起止点,也不是国际贸易中心。 至于鹦鹉螺杯、玻璃碗出现在西晋下邳古墓,我在《邳州市新河镇煎药庙西晋古墓再探讨》一文中,摘抄大量古籍,证明三国、西晋陆上丝绸之路已经中断。至于鹦鹉螺杯,应补充一点,由于物品形状特殊,那时候是我国岭南交趾一带平常的酒具,因作使用用具,贝壳质地不易保存,存世不多。少数被鎏金以后,方显得珍贵。鹦鹉螺杯只能出自中国岭南,其他地方没有任何记录。大量出现的东西,寻找它的规律性,像鹦鹉螺杯、玻璃碗这样罕见的东西,只能考证它的特殊性。故石崇这个特殊的历史人物与上述二物的联系,才能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八、岳飞从来没有兵围下邳并在此鏖战 2014年,古邳镇农民挖掘出若干古代军用“韩瓶”,经考证发现明下邳城、三国下邳城。自古下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码下邳古城》多次称:“南宋岳飞、韩世忠也曾先后在此与金兵鏖战”。韩世忠在此抗金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而岳飞在此与金兵鏖战,《邳州志》、《邳县志》、《古邳志》均是如此“记载”。《宋史》找不到记载,《金史·二十二卷·完颜奔睹》却记载:天眷二年夏,“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岳飞以兵十万围邳州甚急,城中兵才千余,守将惧,遣人求救。昂曰:‘为我语守将,我尝至下邳,城中西南隅有堑深丈余,可速实之。’守将如其教,填之。岳飞果自此穴地以入,知有备,遂止。昂举兵以为声援,飞乃退。” 这段记载,使民族英雄岳飞,这位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在邳州吃了一个败仗,一世英雄却败在名不见经传的金将完颜奔睹(昂)手中。够窝囊的了。根据宋代历史记录,岳家军人数最高的时候也就是十万人,看来岳家军是倾巢出动,令人遗憾的是如此重大军事行动,岳家军从何处而来,?退到何处?在邳州及其周围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原来绍兴八年十二月(1138),金使张通古至杭州议和,宋高宗和秦桧沆瀣一气,于绍兴九年正月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岳飞所部因为受宋高宗和秦桧等人主和的羁绊而被强令在长江沿岸的原驻地鄂州一带(今湖北境内)驻守,未曾北上。这一年中,宋金之间没有重大战争,岳家军根本就没有和金国军队打过仗。那么。谁在邳州攻打金军呢!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事实是这样:山东乘氏县(今山东荷泽)人李宝,曾参加“岳家军”,不满南宋朝廷不战不和状态,伙同四十余人渡江北逃,返乡抗金。被岳飞捉住,当时逃兵将被处死,岳飞同情他们是为了返乡抗金,放回家乡。李宝等人返乡后,联络近千不愿屈服于女真统治者的汉族人民为骨干,绍兴九年(1139年)发动农民十余万,寻找机会,打击南侵金军。 郓州(即《金史》中的东平府)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金朝在天眷元年委派完颜奔睹(汉名完颜昂)为东平府尹,李宝前去攻打东平府,完颜奔睹手下的金军人马不过五千上下,仓促出战,惊慌异常。因为正是桑拓方茂季节,金军便在树林内多张旗帜以为疑兵,完颜奔睹本人则率领精兵出而应战。双方众寡之势虽极悬殊,然而这支号称岳家军的农民军却只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曾作过战,指挥调度也全很紊乱。在相持几天之后,“岳家军”既未能把府城攻下,也未能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便又全军转移,去围攻邳州(今江苏邳州)城了。 邳州城内西南角有一道深沟。当包围了邳州城后,在这些人的建议下,民兵即着手在城外挖掘地道,使与城内深沟相通,以便从这一渠道攻入城中。驻守邳州的金军只有一千多人,他们也料想到攻城民兵可能要穴地而入,便急忙把城西南角的深沟填平,并急忙派人到东平府去请求救兵。在地道迟迟挖不通,东平府的金兵又已开到之后,这支攻城的忠义农民军就从邳州撤退,而且大部分又都转回到各自的本乡本业去了。”——见邓广铭《岳飞传》 至此,这桩历史公案清楚了,李宝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打着“岳家军”的旗号,也可能是被“岳家军”,因完颜昂政绩需要。这支队伍攻打东平府未果,转攻邳州,因金军来救,遂各自散去家乡务农。这支队伍可能打着岳家军旗号是为了虚张声势、震慑敌人;完颜昂把这支队伍说成岳家军是为了吹牛撒谎、虚报功劳;元丞相脱脱(1314年-1356)把这支队伍写成岳家军是为了歪曲历史、贬低南人;邳州人继续把这支队伍称为岳家军不过是攀附古人而已。这样却使岳飞吃了一个败仗,贬低了岳飞,抹黑了岳家军。选用这种无稽之谈为了攀附名人效应,也太不值得了。 九、明嘉靖年间“明军在此击败来犯倭寇”无据 《解码下邳古城》介绍“明代嘉靖年间,明军在此击败来犯倭寇。”但这段历史事实,邳州、睢宁、古邳、徐州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甚至连民间传说都没有。 倭寇是以日本为基地,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经被归于海盗之类,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 以“倭”指日本,中国久已行之,较早的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直到唐代中前期,日本在很长时间一直被叫做“倭国”。“倭寇”本指元明两代在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侵扰劫掠的日本海盗, 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倭寇在明代为患中国,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在洪武、永乐 年间。被乱地区主要在辽东,山东及浙江等沿海地区,以小股骚扰为主要活动方式。后期,大约在嘉靖年间,倭寇集中力量大举进犯东南沿海地区,苏南、浙江为主,也有时骚扰福建、苏北、皖南地区。 《明史》及地方志记载,在倭寇最猖獗的时代即嘉靖年间,倭寇曾进犯苏北的盐城、海安一带。没有侵犯邳州的记录。 然而邳州却有一位其名仅次于戚继光与俞大猷的抗倭英雄汤克宽。汤克宽邳州人。明朝开国元勋汤和八世孙,汤和第七子明威武将军汤忠定居邳州,故汤克宽履历籍贯为下邳。汤克宽与其父汤庆均为抗倭英雄。 汤克宽将家出身。历任参将、总兵官。倭寇初起,他在浙江与金山卫、崇明、宝山等地御敌有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又与俞大猷、卢镗等大破倭寇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旋从俞大猷入粤,又破倭寇,留驻广东。万历初年调赴蓟镇,鞑靼攻古北口,他率军追击,遇伏战死。葬半戈山。 倭寇没有进犯邳州,邳州人汤克宽在松江(今上海)、嘉兴一带抗击倭寇。邳州一些人在转播这一段历史时,把汤克宽抗倭误认为发生在邳州本地,混淆了历史事实。误导了考古、历史工作者。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挖掘了下邳古城部分遗迹,考察了下邳部分历史文化,但下邳古城从诞生到沉没,都是一座特殊的城市。下邳古城的城建、山水、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的演变,有着辉煌的历史。现在人们对他的认识只是冰山的一角,九牛一毛而已。还需专家学者们及广大热心的人们去认真的探讨和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