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万物收藏,养蓄待发。在冬天的第一个节气里,与诗歌相约,感受字里行间里蕴含的诗意情怀,不失为一件雅事。
11月8日,我市举行“外卖诗人”王计兵艺术生活、诗歌创作研讨交流会,邳州籍“外卖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计兵与官湖高级中学的师生们相聚一堂,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开启一场关于诗意的探索之旅。
活动中,市融媒体中心为王计兵颁发了银杏融媒学院客座讲师聘书。王计兵为官湖高级中学学生代表赠送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
活动现场还围绕“王计兵的诗与乡愁”进行了专题访谈。
诗歌是一束光 照亮了生活
“我确信,从未如此,像现在这样,离得更近,一道道阳光穿过云层和树林,在大地写下一行行闪光的诗歌……”这是访谈中王计兵和大家分享的一首《献诗》,短短的几行文字,写出了他对诗歌的真挚感情。“诗歌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生活,即便在夜里,也是一个个星群,让人有心灵的寄托,对文字、对生命有一颗敬畏之心。”王计兵说。
真挚的情感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今年56岁的王计兵出生于官湖镇大王庄村,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幺。由于早年父亲被煤车砸中丧失劳动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全家人都靠母亲磨豆腐为生。因为凑不齐学费,王计兵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离开学校后,世界仿佛从自己的身体里抽离了,读书成了最渴望的事情。生活虽然颠沛,但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写作,让我心里有一种信仰。”王计兵说。
在泥土里生活,在云端写诗。王计兵从2019年开始送外卖,至今,他利用生活的间隙,写了5000多首诗。王计兵的诗歌记录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故事,其中一首《百花园》就写了绿化工的故事:“张桃花,赵梨花,王桂花,这群头发花白的绿化工,大都有一个花的名字。清晨,一个站在露水中心的人在点名,每喊一声,一朵花就应声开了,点名人一声一声地喊,一会儿,就把一大片花朵喊满了秋天……”“绿化工人大都是中老年人群体,有的是头发花白的,我看到他们点名的时候,有的人回答声音特别响亮,感觉他们特别珍惜这份工作,被这种热情的精气神所感动。”王计兵说。
目前,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荣获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央视《遇见你》《新闻周刊》栏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评新朋友圈》栏目等众多主流媒体先后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王计兵表示:“外卖员这一职业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听到了更多的故事,这是人们对我善意的表达。我希望以后,大家觉得‘外卖诗人’并没有因为走红改变,还是要用作品说话。”
追逐光 成为光
活动中,官湖高级中学的师生们热情高涨,并被王计兵的事迹所感动。高二年级学生赵曦说:“王老师的诗作很接地气,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简单又有艺术性。王老师讲的用关键词记住灵感的方式,对我的写作很有启发。”
在分享过程中,官湖高级中学老师们分别围绕呵护学生诗心、写作技巧与方法、如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等问题,与王计兵进行了深入交流。
官湖高级中学课程研发中心主任白宗宇认为:“王计兵在单调的送外卖路线中跑出了诗意路线,这份诗心难能可贵。在学生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如何保持呵护学生的诗心,王计兵给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此次活动既是一场诗歌交流活动,也是一次游子与故乡的对话,关于故乡,王计兵有着深深的感情。在王计兵的诗作里,有故乡的一山一水,其中一首《艾山》就描写了家乡艾山的景色。
“每次爬上艾山,我都忍不住感叹,这一枚印章下面,盖着的‘国泰民安’,我想把印章举起来,让你看看,那些曲折的笔画,饱含山脉的坚毅和沧桑。”王计兵说:“这是今年新写的诗,故乡是根,不管走得多远,离我们最近的还是来自故乡的土,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我在交流活动中喜欢用家乡话,很想让人从我的口音中,知道我是邳州人。”
剪不断的故乡情,说不完的心里话。诗歌,就像生命空地里的一场大雪,让王计兵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在泥土里开出向阳的花。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们能接过王计兵的接力棒,在未来扬帆起航!
两次追光,是书香城市的传承
“王老师的诗歌很接地气”“他的故事很感人,文字很有力量”……这是在与“外卖诗人”王计兵交流中,来自官湖高级中学学生们用真挚的语言,形容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他们的对答里,流转的是一种力量的传承。
而在两次休息环节,学生们主动上台、自觉排起长队,请王计兵签名以作纪念。谁也没想到,学生们把王计兵追成了“文化网红”。
平凡成诗意,咫尺成远方。随着诗词大会、诗歌交流等各类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诗意、书香这些字样逐渐深入群众日常生活、刻入城市的文化肌理,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一度成为现象级的流量,像一束光照亮一代代人前行的路。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在邳州,有很多像王计兵一样将生活淬炼成诗的人,他们的故事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去靠近光、追逐光,然后成为光,续写出更多的城市书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