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四辣”(大蒜、辣椒、生姜、大葱)种植之乡。邳州大蒜为“四辣”之首,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代,盛于元、明。1962年,宿羊山镇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文物一蒜头壶,佐证了2000多年前在邳州就开始种植大蒜了。一年四季,车船辐辏,商贾云集。当地和周边地区生产的大蒜沿古运河源源不断地销往大江南北。 邳州地处黄淮地区之间,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每年的光照与雨量充足,土壤是含微量元素比较多的黄砂壤,经过耕作和改良培肥,形成了养分齐全、理化性状好、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土质,非常有利于大蒜的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大蒜只限于零星种植。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蒜苗、蒜薹、蒜头仅作县、乡蔬菜供应。后来蒜田面积逐渐扩大,目前,邳州大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亩产由原来的500多公斤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公斤,年产大蒜80多万吨。邳州大蒜以其面积之大、产量之高、质量之优享誉国内外市场,跻身于中国大蒜主产区之一。邳州白蒜以色泽白、肉质脆、口感好、辣味适中被誉为白蒜中的上品。邳州大蒜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5个。 邳州大蒜的销售从1977年开始,当时江苏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以“徐州白蒜”之名对外试销邳州大蒜,并一举成功。1980年,邳州大蒜被列为国家出口骨干产品之一。1986年,邳州被列为江苏省出口大蒜生产基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约有3800多名经纪人参与购销业务,年销量1000吨以上的大户就有150多家,在国内外设有经销处2000余个。有20多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邳州还制定《黑蒜》国家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一邳州白蒜》等7个地方标准,备案企业标准20多个。邳州白蒜产品由此成为徐州历史上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了一张打开外销市场的“国际绿色通行证”。 据传,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巡游时途经泇口,传令抛锚停船,登岸游玩。期间,乾隆偶感风寒,加上水土不服患上痢疾,御医把脉拿药也不见好转。泇口街上有位白氏老夫人用自家祖传的大蒜偏方,进贡给乾隆皇帝服用。乾隆皇帝服后病患全消,“龙颜”大悦,就认白氏作干娘,还在白家落脚住了几天。时隔月余,乾隆到江南玩了一圈返京路过泇口,又特意拜访了干娘,还把从苏州带来的一块陨石赐给了干娘赏玩。此后,泇口这个地名和邳州大蒜名声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