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富镇艾山后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民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小麦和玉米,效益不高。然而,生产结构单一,村民增收致富的出路在哪里?村支两委围绕土地找路子,不断解放思想,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寻找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方法,探索致富新路径。 通过多方考察,筛选意见建议,村支两委理清了思路,决定流转1200亩地,试点规模种植收益比较可观的优质桃。 发展方向定了下来,但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大会,通过解释、讨论、引导等方式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但是不少村民仍然认为“农民没有了土地吃啥喝啥?”52岁的村民王庆刚就是其中一位。从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觉得黄土是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如果离开黄土,生活可能就无法继续。因此,对村里要将他家中的5亩多地纳入土地规模经营范围中很是抵触。这天,王庆刚正在地里清理杂草,艾山后村党支部书记王贺善又来到地头,做他的思想工作。“一亩地给700元租金,耕地补贴120元,等于820块钱一亩,不劳累还能挣钱,不好吗?”王庆刚坦言,自己不是没算过这笔账,但光靠土地流转收的租金不如种地收入高。王贺善劝解他说:“不种地,你就有时间到农业公司务工,或者外出打工,即便一年干半年也把每亩地少收入的200块钱挣上来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庆刚思想终于有了转变,同意将土地流转出来。 与王庆刚不同,村民吴沛良认为,这次村里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是脱贫“翻身”的好机会,便积极签约。他说自己算了一笔账:种植一季麦、一季稻子,除去农药化肥,还得经常在地里劳作,一亩地纯收入也就900元左右。将土地流转出来,人轻松了,也有时间带孙子。就是打工,一天也能挣五六十块钱,靠家近又方便。 为了让村民吃下“定心丸”,艾山后村采用“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统一规范合同签订和鉴证。这不,最近在王贺善的办公室桌子上,合同“越长越高”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合同就是这一个月的劳动成果。目前已经签约了400多户,流转土地900多亩。王贺善表示,目前还有极个别户正抓紧时间做思想工作,争取在收玉米前把地租发给参与流转的农户。“等老百姓把地里的庄稼收完,再挖沟修路。村里的土质非常适合种优质桃,争取11月份前把桃树栽上去。经营形式有两种,一是村农业公司经营一部分,一是承包给大户一部分。待经营成熟后,将这1200亩作为示范田,向别的生产小组推广,争取把村里全部土地都流转出来种上优质桃,让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想着不久的将来,艾山后村即将摘掉“穷帽”,王贺善的脸上展露欣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