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中,其中一条就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江苏地跨大江南北,区域间发展相差很大。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们怎么说—— 根据江苏强富美高的建设目标,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打破地理分界,根据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以及功能定位,全面谋划了“1+3”重点功能区战略,对全省各个功能区的新的定位做了新的部署和安排。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铁根认为,这种划分和部署,很好的契合着《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为江苏今后更高质量的发展谋篇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铁根: “总书记在视察徐州的时候,对徐州在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一个中心城市最核心的,就是要看它的发展能力,而发展能力就是要看它的集聚生产要素、尤其是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能力。 这次我主要带了几个建议。一个就是在国家层面上如何推进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使徐州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总书记的要求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江苏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部署。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 江苏正着力对标世界级城市群,构建安全畅通、集约高效、便捷公平、智慧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扬子江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着力促进创新要素,便捷加速流通,引导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扬子江城市群。 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形成节约紧凑、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构筑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系统。支撑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三个板块的一体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徐莹: 区域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里优化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必须要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江苏更高质量的发展。 这其中,必须要重新建立全新的评价考核体系:“我们也会根据这个新的发展理念,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在这基础上,明确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现各个地区发展的区别,更多的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这样的要求安排产业,更多的激发当地的发展活力。用这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按照各个功能区的定位,加快发展,取得突破,把这个功能区的定位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以上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