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旧时邳州有“庄马窦戴”四大家庭之称,戴氏居其一。邳州戴氏迁自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下邳戴氏祖居商丘。西周初年,戴氏始祖受封于宋,建都商丘,因有德政而受百姓爱戴,周宣王赐谥号曰“戴”,封戴邑侯,史称宋戴公,后世遂以谥号为姓。今河南商丘有“三陵台”,即为戴公及其子孙宣武二公三代王陵。此后,戴氏族人繁衍日众,播迁东西南北,遍布海内外,形成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据姓氏文化研究资料,在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百家汉族姓氏(人口约占汉族人口80%以上)中,戴姓按人口数字排列第54位。近年来,世界各地戴氏宗亲代表团纷纷到商丘寻根拜祖。戴氏堂号,缘起《礼记》。《三字经》曰:“大小戴,注《礼记》。”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及其侄戴胜,戴德传《礼》85篇,称《大戴礼》;戴胜传《礼》49篇,称《小戴礼》(即今本《礼记》)。戴氏堂号本此,商丘及江淮一带为“注礼堂”;徐西一带戴氏以为《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则为“典礼堂”;鲁南一带戴氏认为“四维”(礼义廉耻)是《礼记》之精髓,又为“四维堂”。邳睢戴氏为商丘注礼堂戴氏世族的分支。 二 戴氏由商丘徙居下邳,约在元末明初。当时战乱与灾荒,造成中原流民迁徙,或曰戴氏先祖为皇朝运粮,往来泊船下邳,见其地山水环绕,便定居于此,寿终安寝汤山之巅,后世列祖列宗归葬南坡。至明末清初,沿下邳城黄河(今故道)两岸戴氏已有千余户,成为邳睢望族之一。 康熙七年(1668),地震河决,城陷于水;二十八年,邳州筑新城于艾山之阳,戴氏分支遂迁居新城(今邳城镇)南沙家楼,子孙繁衍,散布于杜庄、沙庄,延及山河东西一带。沙庄、杜庄,即今戴圩。咸丰世乱,戴氏族人筑圩以保卫本族及邻里,圩墙周长四里又四十八步,墙外有深沟,四角炮楼,设有炮台,防守严密,时为邳州城南之屏障。自此邳睢戴氏有南北之称。北戴,指以戴圩为中心的戴氏家族,分布在今邳州市十几个乡镇,说起来也许并非巧合,邳州四大家族中,有三家曾是寡妇主持家政。戴家有大寡妇和二寡妇,分别为十五世孙戴树本长子与次子之妻,婚后不久,二子相继伤亡,妯娌为孀,苦心经营,至清末民初,拥有田产40顷之多。 三 古人云:“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而戴氏反其道行之,乐善好施,屡有义举。最大的义举在于疏财兴学。1925年,二寡妇王思怙和大寡妇董淑敏捐献田产之半,合计1987亩,兴办戴氏私立尚志小学,国民政府为之颁发嘉奖令,并颁赠“郝钟并美”匾额。解放后,尚志小学易名戴圩小学。尚志学子数千,遍布海内外,1992年旅台校友集资数十万元,在今戴圩小学内建立“尚志纪念堂”,并修水泥路一条,以报乡梓培育之情。 戴氏族人热心办学、助学与公益事业者屡屡有加,年逾花甲的戴舒畅老人1983年在戴圩和西南戴场(属碾庄镇)创办高中班,开建国后私人办学之先河,《徐州日报》和《光明日报》都作了报道,称之为“义务办学迷”。1989年,他又捐资创办戴圩图书馆。戴圩村有以人命名的宗敏路、淑英路,都是台湾戴氏族人近年捐建的。 戴氏由于兴学重教,历代人才辈出。明清贡举、监生而有功名者达30人,民国初年邳县最早留学日本、卒业于明治大学的戴树尧、戴树檍、戴宗骞,皆为戴氏族人。这里介绍两位当代在科技界和诗坛颇有名望者:一是戴春洲(1907—1972),193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曾任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参与了我国第一支晶体管的攻关生产以及彩色电视机科学技术作出了一定的贡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二是舒兰(1931—),原名戴书训,1948年随学校去台,毕业于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获美国米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移居美国旧金山,曾任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常务理事。舒兰移居美国前夕回乡探亲,将其藏书邮寄捐赠邳州图书馆。舒兰诗歌研究会于17年前已在邳成立。此外,邳州戴氏有诗文书画著作出版或印行者,据不完全统计,尚有50多部。 戴氏族人素有革命与爱国传统。民主革命时期,毕业于南京法政大学的戴维藩(字价甫)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曾由南京护送国民政府委任的邳县第一任县长李成云就职,而邳县民政长左某不肯交卸,于是率乡勇以武力驱逐之。戴维藩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35年在北平创办《向导》半月刊,宣传抗日救亡。抗战前,戴氏有戴蔚霞、戴亮霞、戴尚义等7位地下党员从事革命活动,其中戴尚义为睢宁县党组织的创建者。抗战爆发后,邳县青年救国团成立,戴亮霞等倡导成立“七七分团”,戴氏青年纷纷参加。徐州会战时,戴氏有产者慷慨解囊,购买食品,装满十几辆独轮车,送往台儿庄前线,慰劳抗日官兵。地方沦陷后,八路军游击队进入邳县,戴氏有一批青年由青年救国团输送入伍,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与东进支队,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新编《邳县志》革命烈士篇,戴氏就有7人名列其中。 地理链接 :“尚志”轶事 文友戴舒畅先生,邳州戴圩人氏。先生早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国大学中文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聘执教邳州电视大学,彼时我也在电大兼课,相识恨晚。日前,先生光临寒舍,语间涉及民国时期戴氏族立尚志小学轶事,颇有足称道者,今录二则: 一曰清朝遗老王思衍写校牌不肯落款。尚志小学乃是戴圩有“二寡妇”之称的王思怙于1925年捐田产之半(合计1987亩)而兴办的,即今邳州市戴圩镇中心小学前身。王思怙出身山东兰陵名门望族,族兄王思衍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曾任清王朝刑部主事,善书,有铁笔之称,民国初年受聘为窦家圩窦家塾师。尚志小学建校,书写校名牌,人选非王思衍莫属。他被请到戴家后,一挥而就,隶体“尚志小学”四字,古朴粗放,跃然纸上,观者无不啧啧称赞。然而他却不肯落款,写完后把笔横放在砚台上,一声不吭地离去了。后来,人们了解到,原来是王思衍心中念念不忘清王朝,拒写“民国”二字。 二曰宁学英语不学日语。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强令小学四年级以上开设日语课,委派一个姓魏的教员到尚志小学教日语。尚志小学师生坚决抵制开设日语课。为了应付日伪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学校在课程表上也设有“外语”科目,然而另聘刘玉洲先生教学英语。那个姓魏的日语教员也颇知趣,积极与校方配合,改教美术。
(作者:戴勇) 转自:大洲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