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轻院的故事
当微信弹出校庆六十周年征文的消息时,首先想到八个字: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毕业十年有余,提及母校,脑海里的过往岁月依旧清晰,写下这些文字或许是对学生时代的最好回忆。
2002年金秋,怀揣青春梦想,人生第一次远行,告别父母,独自一人踏上开往常州的绿皮火车,我与轻院的故事就此开始。
初来乍到,东西南北都分辨不清,环顾四周高楼林立,心中满是忐忑,这就是青春的懵懂与青涩。当我步入凤凰路6号轻院校门后,心情便平静下来。记得很清楚,当报到手续办妥后,接待老师问我是不是一个人从邳州过来的,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在我的材料上作了标记,后来才知道这个小细节是在考察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而这位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在轻院的领路人。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感恩每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当时的轻院不算大,校园环境倒是宁静而清幽,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青春时光,许多事情仍历历在目。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踏入轻院,学习知识自然是首位的。通过自己努力和付出,成绩算是优秀。于是就有了奖学金与鸡腿的故事,第一次获得奖学金的时候,心情很是激动,喜事当然要和同学们分享,学校小卖部有卖炸鸡腿的,当时说来算是珍馐美馔了,于是我和另一获奖同学商议买鸡腿给大家吃,近四十只炸鸡腿,拿到教室一人一只,整个教室弥漫着鸡腿的香味,大家边吃边聊,画面活泼,别开生面。现在想来觉得好笑也很幼稚,可在那时却是真实上演的“青春剧”,正所谓我的青春我做主,单纯的,往往才是快乐的。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喜欢时政,喜欢看也喜欢写,我找到轻院团委,恰巧有个志同道合的团干部,与他畅谈后一拍即合,决定协助他编辑出版《轻院青年研究》杂志,记得有一期,我自己就写了三篇时政类文章,没有稿酬,没有鲜花与掌声,只因热爱。写作是文秘专业必备技能之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通过参与该杂志刊物的制作,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我们也是在用行动展现轻院学生善于发现自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保留着一本《轻院青年研究》,算是当年学习时光的见证与纪念吧。
因为学的是文秘,我们有社交礼仪课程。在老师的关照下,我们策划了一场周末舞会。My god!高中只有寒窗苦读,哪有诗和远方。舞会现场,音乐响起,霓虹闪烁,老师先示范,便有学生踏入舞池,青春飞扬。我啥都不会,就傻乎乎的坐着欣赏。后来,颇有音乐细胞的小明同学说没事,灯光闪烁,谁也看不清谁,只要你动起来就好。也是,随即跟随大伙一起尽情摇摆。后来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只要你勇于尝试,敢于表现,舞姿同样曼妙,歌词为证:动起来,心花会为你开;动起来,这世界充满期待;动起来,做最精彩的一代。
同宿舍有四个南京同学,地域文化确有差异,相处却也融洽。有一天,他们几个说徐州煎饼不错,搞点来吃吃看,于是让老爸邮寄了一包煎饼,又买来辣酱,他们从未吃过,就学着我的样子把煎饼平铺在桌子上,抹上辣酱卷起来,然后津津有味的咀嚼,直呼过瘾。可到了晚上,他们说肚子疼不舒服。第一次吃还真不习惯,可谁还没有个第一次,更何况面对美食的诱惑,呵呵。再说说我自己,初入校园食堂,什么面筋塞肉,鱼香肉丝,清炒水芹,感觉都是那么清淡无味,毕竟习惯了北方的辛辣。没办法,慢慢适应呗,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后来感觉常州菜确实不错,注重营养的搭配,传说常州是长三角地区餐饮最好的地儿,我甚至开始怀念当时的轻院美食了。
日月更迭,岁月变迁,凤凰路校区已被高楼大厦取代,但在每个轻院学生内心它依然存在,一花一草,一桥一路,都镌刻于心,它承载着我们太多的青春梦想和岁月印记。
后来,我们跟随轻院发展的脚步,来到全新的大学城校区,当时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艰难的环境让人记忆犹新,在这里度过了同样精彩的学习生活时光。去年国庆,我带着家人回校拜访老师,轻院已是郁郁葱葱,颜值爆棚,风景这边独好。毕业那么多年了,自己的电脑收藏夹始终有轻院的网址,自己的微信订阅号也始终有轻院的位置。时代在变,我们在变,轻院也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对母校的关注与热爱。
我来自苏北农村,通过轻院的培养,依靠自己的努力,从最简单最基层做起,用心做人做事,逐步成长成熟,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勉工作,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这便是邓建军精神“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最好诠释。
我与轻院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满是纯真记忆。今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回忆去品味,就是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更是为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母校六十华诞之际,祝福轻院明天更美好!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2文档31 戴宝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