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11|回复: 0

国画山水,装饰画中的“不老松”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2-1 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郑州
   要问现在家居装饰画什么种类最受欢迎,恐怕会得出很多的答案,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国画山水画等。这些装饰画特色不一,各有千秋。如果要问传承时间最久,艺术气息最浓厚的是什么画,自然还是我们的国画山水画了,中国画学术界认为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距今已1400余年,在这1400年间不断的演变沉淀,形成现如今魅力依旧不减当年的山水画,那么其独特的艺术气息与人文语言是其传承不衰的根本所在。

   山水画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它集合了画家的天赋、才情和修养等个性品质,需要画家投入情感,身与心融入其中,才能够达到笔墨入境,超脱自然的境界。所以现代社会人大都会选择这么一幅山水画来装点家居,一来山水画具有诗一般的意境,二来品味山水有内容可以发掘,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那么下面我们便来欣赏下几幅山水佳作吧!
家居山水画欣赏一:

中国美协赵洪霞最新力作黄山《云海奇观》 作品来源:易从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相对于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山川、水木、江河等,云海山水画中却是将这些景物作为陪衬或辅助的景物。赵红霞先生的这幅《云海奇观》图,以淡蓝色为主色调,意为表现清晨云海的特质,升腾、曲伸、吞吐天地间,以气度神韵来引导主旋律,画中巍峨连绵的群山也作为衬体来表现云海吞云吐雾间的波澜壮阔,翻腾的云海并没有山川水木的钟灵毓秀,但其连接天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宏观整体美感,达到了云海与青山相映成趣,山与海同韵的艺术效果,拓展了其表现空间。
家居山水画欣赏二:

刘燕姣山水画聚宝盆《福泽万代》 作品来源:易从网
   正所谓:远山含笑,才是好山,近水怀情,才是好水。也有词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明山和水在乎的是其“神,韵,意”三字,形神具备,山和水才会被注入灵魂。刘艳娇老师的这幅《福泽万代》图,可以看出传统笔墨的的韵致,又不失个人体悟,画风清奇,墨韵雅致,意境幽深而耐人寻味。
   画中可以看到初升的旭日冉冉升起,远处的青山被其朝阳晕染上阳光的质感,近处的瀑布如奔驰的骏马急流而下,氤氲生辉,刻画细致严谨的青山以红枫点缀,在缭绕晨雾的笼罩之下,浑厚深沉的气息扑面而至。山脚下的座座屋舍,院中玩闹的孩童以及挑柴而归的居民,为整幅画卷添上了一份难得的出尘的气息。
家居山水画欣赏三:

王宁最新力作山水画《丰年图》 作品来源:易从网
   王宁先生的笔下的山水画作,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是王宁老师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这幅《丰年图》墨色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幽深,耐人寻味。画中描述的是一片祥和的山水世界,青葱浓郁的山林,在工与写的刻画下,韵味十足,为营造群山逶迆的视觉感官,王宁先生通过对氤氲晨雾的细致刻画,群山得以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为画卷平添一份朦胧的美感,美感不减的前提下,群山逶迆绵延深远的意境也被其表现了出来。房屋坐落在坡石山林间,小船在河流之上缓缓行驶,船上的人儿描绘的精细深刻,栩栩如生,充满生活的气息。
家居山水画欣赏四:

漓江山水 李林宏最新力作《江秋清》 作品来源:易从网
   现实中的桂林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由于漓江如画的风光,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真的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此幅作品为李林宏老师力作,作品意境简淡婉约,赏心悦目。用笔苍劲有力,以遒劲的线条将峰峦挺拔的雄姿深度的刻画了出来,加之山间点点红花的点缀,煞是惹人怜爱。在山石掩映下的座座屋舍若隐若现,给人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般的世外桃源的感觉。整幅画卷清新淡雅,工巧秀丽,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情墨趣,耐人寻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画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中最浓重的一抹色彩,说是装饰画中的“不老松”一点也不为过,千年的传承,魅力依旧不减当年,相信一幅绝佳的山水画作为家中的装饰画,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