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中高考人数、考点公布
  • 中钰购物中心| 2024中钰广场&韩家小学庆
  • 举报!邳州市老向阳小区文明巷违规乱搭乱建
  • “烟卡”成学生新宠?邳州家长请注意!
  • 关于2024年高考期间对市区部分道路实施交通
  • 老向阳小区文明巷二号楼四单元一楼107室违
查看: 10991|回复: 0

邳州2016年度脱贫攻坚“成绩单”耀眼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2-8 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徐州
  2016年,我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市1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3.2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实现良好开局。2月5日,《徐州日报》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
  邳州作为全省第二人口大县,按照新一轮扶贫开发标准,全市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2.53万人,4.63万户,经济薄弱村50个,低收入人口占徐州市的近五分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邳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挂钩帮扶为手段,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市1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3.2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产业扶贫
  拔除了百姓“穷根子”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邳州一改以往“输血式”拨款发放,而是“造血式”产业扶贫,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让低收入农户有了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收入。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各个经济薄弱村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2016年,全市共编报各类扶贫开发项目66个,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27.89万元。在项目选择上,重点实施三大类脱贫项目: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主要是设施大棚、标准厂房、光伏发电、门面房、蔬菜批发市场等。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主要是高效养殖、种植、分布式光伏、家门口就业培训、购买公益岗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主要是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农村道路改扩建、路灯安装、文化广场建设等。
  八路镇整合利用省扶贫奖补资金,投资入股建设花卉产业园,交给承包大户经营管理,主要种植高档盆栽花和多肉植物,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花卉产业园主要吸纳周边低收入农户前来打工,年人均务工收入近万元。四户镇整合省市扶贫资金,注册成立邳州市四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邳州市润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温室大棚25栋,全镇低收入户以各级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按5:5比例进行年终分红。为防止公司经营不善,不能正常为贫困户分红,由镇政府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10万元组成风险保证金,同时出租16个温室大棚,租金也用于保障贫困户的年终分红,给贫困户的收益上了“双保险”。

  “绿色减贫”
  鼓起了百姓“钱袋子”
  生态是贫困地区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由于经济“欠发达”,邳州市的经济薄弱村大都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落文化,如何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邳州进行了有益探索。
  邳州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每到金秋时节,30万亩银杏林海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游玩。邳城镇河口村充分利用城河老河道两侧低洼低产、易旱易涝滩面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省市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集300亩金叶银杏种植区、160亩生态养殖区、100亩樱花观赏区、100亩金针菜栽植区和2公里银杏走廊于一体的“四区一廊”生态农业观光园,吸引了大量市民周末前来休闲旅游,给附近的村民带来了巨大商机。
  光伏发电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型产业,具有绿色、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属于新能源范畴。随着国家对光伏发电的各项扶持政策细则的出台与落实,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土山镇吴庄村在徐州市委驻邳州帮扶队员辛涛的积极运筹下,抢抓国家政策优惠机遇,利用省级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35万元,在该村建设49.14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一座,每年发电大约60000度,除了自发自用之外,余额可以并入国家电网,每年可给村集体增加收入8万元。在吴庄村的示范带领下,铁富镇艾山后村、八义集镇苗楼村等村纷纷响应,光伏扶贫成为邳州市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成为困难群众的“致富好帮手”。

  创新公共空间治理
  趟出了脱贫“新路子”
  2016年8月下旬,邳州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结合“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群众路线实践,把开展城乡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和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引导广大干群算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笔账”,还公共空间于公众,让公共收益由群众共享,将清理整治出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拍卖,成交金额共计7367.97万元,其中,50个经济薄弱村通过资源发包,实现村均集体增收8.58万元。
  省定经济薄弱村小堌村,通过大力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新增耕地82亩、宅基地12处、道路两旁近2000个植树点,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5.85万元;省定经济薄弱村杨楼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全村共清理出河滩地245亩,鱼塘养殖190亩,道路两侧空闲地7亩,废旧厂房、校舍14亩,集体机动地80亩,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后,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惠民实事
  帮到了困难群众“心坎子”
  精准扶贫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好的工作方法,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6年,在徐州市委驻邳州帮扶工作队的统筹协调下,24家徐州市后方帮扶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特点和优势,为帮扶村引项目、解难题、办实事,广大困难群众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杨楼村地处新河镇北部,全村位于黄墩湖滞洪区,地势低洼,久涝成灾,帮扶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后方帮扶单位徐州市委宣传部,提供帮扶资金3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了门面房并对外出租,协调供电部门为村里新安装2台变压器,有效解决了供电“卡脖子”问题。夏墩村后方帮扶单位徐州市委政法委,协调帮扶资金60万元,新铺设了夏找路1万平方米,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协调市文广新体局,为村部广场提供了健身器材一套,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黄楼村后方帮扶单位徐州市卫计委,是徐州市委驻邳州帮扶工作队的队长单位,除了提供25万元的帮扶资金外,另外还向镇村卫生机构捐赠了近百万元的医疗设备,并多次组织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中心医院等市级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吴庄村后方帮扶单位徐州市农科院为该村提供小麦良种1.5万斤、水稻良种2000斤。徐州生物工程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家2批10余人次对镇村种植养殖户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造血”能力。2016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邳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村入户慰问低收入农户300户,送去了慰问金及慰问品24万元。徐州市24家帮扶单位走访慰问265户,送去了慰问金及慰问品24.9万元。邳州市50家后方帮扶单位走访慰问820户,送去了慰问金及慰问品65.6万元。
  扶贫开发是一项补短板工程,也是一项兜底工作;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邳州市将乘势而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帮扶措施,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圆满完成“十三五”脱贫目标任务。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