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回复: 0

该收麦子了!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5-22 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该收麦子了,还记得小时候放的麦假吗?







原创:JJ





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除了寒暑假还有麦假和秋假,每次15天左右。
麦假,顾名思义就是收割麦子的假期。那时候在镇上读书,家家户户都是农民,都要春种秋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里都有几亩地需要大家一起奔赴麦田,进行一年一度的收麦大活。能不能按时收,收获的结果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家在北方地区,平时的吃食主要靠小麦磨成的面粉过活,秋天收获的玉米,要么直接卖钱,要么喂猪喂羊。只有收割的麦子才是农村人自己真正的口粮。
风吹麦浪,听起来是多么浪漫的一个词。但在庄稼地里收割麦子的农人来说,就是累、热、痒、热、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收割机,能用三轮车和拖拉机的也是后来经济发展起来才有的工具。祖祖辈辈多少年,都是纯靠人工操持所有的收割工作。家里能有一头驴或牛帮忙拉车的,已是富裕人家,让人艳羡了。成熟的麦子,先人工用镰刀割下来,平铺在地里,一小垛一小垛的码好。等一块地都割玩了,就开始装车。一个人负责架着车,其他人一叉一叉的往车里装。这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装车的速度还有地排车前后安装的护具,能否保证尽可能的多装些。等装到一定高度,就派一个人爬到车上,我们俗话叫“压车”,就是用人体自身的重量,把麦秆压厚实些,就为了多装些。装满车后,就沿着乡间的土坷垃路,从田里拉到“场里”。“场”是一大片凭证光滑的泥土地,平时不种庄稼,就是为了麦收秋收的时候装垛和脱粒、晾晒的场所麦子拉到“场里”时,一般还没熟透,摊开晒一两天,就铺的厚厚一层,等着后面拖着大石磙的拖拉机来“压场”。通过拖拉机和石磙自身的重量将麦子进行脱粒,农人们趁着拖拉机转弯的空隙,赶紧给麦秆翻身,尽可能的在机器的帮助下将麦粒从麦秆上脱赶紧。这道程序结束后,拖拉机继续冒着浓烟赶去下一户农家去“压场”,这时的农人就用大叉将麦秆挑起来,齐聚成一个麦秸垛(一年烧锅引火的最佳材料)。脱粒后的麦子,夹杂着麦糠,还不能直接入库。就先堆成一个或圆或长的柱形,等风来,进行“扬场”。如果一时半会没有风,就一直在那堆着,如果半夜起风了,农人就半夜披个外套爬起来去继续完成这项工作。
经过“扬场”后,留下干净的麦粒,仍然要摊开继续晒几天大太阳,等用牙咬咬麦粒,是嘎嘣脆的时候,说明麦子才干透了,可以装到尼龙袋里,每袋大约100斤,拉回家里,叠的高高。一部分是一家人的口粮,一部分等麦收结束后要送到镇上的公社里(交公粮,后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这一部分就能进到农人自己的腰包里了),如果还有剩余,就可以出售给经销商,算是一家人一年的花销来源。麦子从地里收割结束,但农活才进行了一半。有的人起早贪黑的抽空去别人家的地里“捡麦子”,就是装车时落下的麦穗头。非常努力的话,一季可以捡上几十斤麦子,到了夏天客户换几麻袋西瓜,也足够五口之家过个愉快的夏天了。
麦收后,要播种,主要是种玉米。间或小块边边角角的土地里,种点花生、地瓜之类的,也是自己吃食。种玉米,非常辛苦,早期没有还专门的播种机,要两人配合,一个人在前面挖个坑,后面的人先用手往坑里放两个玉米粒再用脚把坑旁的泥土踢坑里盖好。就这样一行一行一个坑一个坑的种下秋天的希望。
上面这么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一样,实际上每次过个麦家,家里的大人小孩都累的脱两层皮,衣服脏的看不出来原色,鼻孔里全是黑乎乎的。晒的黑黝黝的是普遍现象,胳膊也得蜕层皮,人均瘦个十斤八斤的。麦收是在五六月份,天气刚开始炎热,每天都是从天不亮一口气干到天黑。争分夺秒的抢收麦子,落袋为安。种地靠老天爷,如果麦收时一场大雨下来,麦子可能就直接泡在地里了。一家人的口粮、花销就全没了。所以家家户户都严阵以待,不仅大人着急,小孩基本上六七岁以上的,不是帮忙捡麦子,就是“压车”、牵驴、做饭、送水等各种力所能及的农活。
印象中麦假的时候,老师是不布置作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回去抢收,一头扎进麦田里,哪有时间学习。
已经近二十年没经历过麦收了,现在也没有专门的麦假了,各种轰隆隆的机器早早在田间地头排好队等着下田收割、播种。农民也不用弓着身子自己割麦子,大部分人把田租出去进城务工去了。
农村人也越来越少了,参与收麦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