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8|回复: 2

下邳穷士韩凭之妻何氏(亦有称花氏)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22 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下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建城史。虽然古老的下邳城早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遭遇强烈地震,沉陷于水,但是连带着历史遗迹的名人故事依然被下邳百姓世代有序相传。诸如“何氏陵台抗君王”“陵台夜月”“夜柳交枝”都是下邳百姓陈述青陵台的故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催人泪下、让人难忘。
  青陵台,是中国周朝末期中原东部最为驰名的景观,也是下邳国最为古老的以歌颂下邳民女何氏坚守贞操、极为感人的爱情故事发生之地。
  青陵台建于2300多年前的下邳城东郊,即今日睢宁县古邳镇旧城村,台高三丈左右,秦砖垒砌,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登台观望,下邳景观一览无余;台上并建有休息房间,装饰豪华美观。建台者为战国时期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康王,实为一座专门观看采桑女的高台。宋康王何许人也?《东周列国志》中载,宋康王偃,宋国第三十五任国君,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夺取其哥君主之位,自立为王。从此,宋王偃不但穷兵黩武、不理朝政,更是残暴无道、荒淫无度,史载:“多取妇人为淫乐,一夜御数十女”,人称“桀宋”。
  相传,东周末年一个阳光明媚、暖风徐徐的春天,宋康王偃带领部下来到了古下邳,当他郊游到邳城东郊时,见到桑园中的采桑女个个容貌俊俏、清纯脱俗、风姿卓越,百看不厌,自言自语道:“真没想到,下邳的乡野之女如此之美!竟然赛过我的后宫数百名佳丽啊!”于是下令在桑园附近山水相依之处建筑高台,名曰青陵台。宋康王整日登台观看采桑女。有一天,王在青陵台上忽见一采桑女,窈窕秀丽,楚楚动人,王惊为绝代。于是令随从询问,得知是下邳穷士韩凭之妻何氏(亦有称花氏)。当即一面传地方官员令韩凭献妻,一面命侍从备车夺取。韩凭无奈,与妻商量再三,无计可施,两人抱头痛哭,依依不舍。何氏以歌回答丈夫:“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鸟鹊双飞,不乐凤凰,妾为庶人,不乐宋王。”次日早,韩凭见妻升车而去,心如刀绞。何氏被夺后,潜遗凭书,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不料宋王得之,以示左右,众人莫解其意。传示老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
  俄顷,韩凭吊死于村后柳树上,家人随将其葬之。宋王得知甚喜,迫何氏为妃。何氏早已胸有成竹,便诈称:“请王让我登上青陵台祭奠亡夫,然后方能侍奉大王。”宋王认为何氏已有回心转意,欣喜应允。何氏身着素服,乘车登台,遥对夫墓,跪拜伤心痛哭。那哭声悲痛欲绝、伤感至极;那哭声拖着长长悲哀与憋屈的尾音,大有窒息的危险让人揪心;那哭声令宋王几位随从也为之悲惨而落泪;那哭声深深地刺痛着宋王的心肺……趁着随从对她看管少有放松之际,何氏在哭祭中,猝然跳台,众随从急速上前拉拽,不料晚之。其中一随从只拽下一条带有血书遗言的白绫,上书:“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何氏身亡,宋王大怒,命于凭墓西侧约百米之地掘穴埋之,且道:“尔夫妇相爱不已,若使冢合,则吾弗阻也。”乡人同情韩凭夫妇不幸遭遇,于是在两人墓前各栽柳树一株以表悼念。不久,两墓前的柳树竟生得一般粗细,相同模样。虽然相距百米,却根交于下,枝交于上。夜间,即使无风亦能听到两棵柳树发出“嗦嗦”的声响,好像他们夫妇在窃窃私语。特别是在“明月三五之夜”,常见两棵柳树的枝叶缓缓地交织在一起,乡人传为“冢合”,后又传为“夜柳交枝。”并常见雄雌鸳鸯一对,栖于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或齐翔漫游两柳上空,不肯远离,十分凄楚感人。后人哀之,号其树为“相思树”,也便是民俗文化“相思树”典故的由来,即见到青陵台就想到韩凭夫妇。并有传说那“鸳鸯鸟”为韩凭夫妇的精魂化成,那叽叽喳喳的叫声,是在告诉下邳人民:“乡亲们请看,我们又成为一对恩爱连理啦!”这既是对韩凭夫妇的同情与讴歌,也充分表达了下邳百姓的美好愿望。
  历史久远,当年的青陵台虽然早已消失,但是民间的种种传颂依然世代有序,愈加丰富多彩。尤其自韩凭何氏的贞魂被记入史册之后,又有传说每到周年的时候,不管是晴天或阴天,只要站在青陵台上都可以看到头顶上有一个月亮,也便是“陵台夜月”凄美故事的由来。下邳百姓恨宋王之残,怜韩凭之冤,敬何氏之贞烈,于是在青陵台上又为这对夫妻立碑纪念。每年春季柳树现绿季节,下邳百姓便自发地手持一束柳枝,缠上白色纸条,俗称雪柳,到韩凭何氏夫妇碑前或墓前举行祭奠活动,后来渐成下邳地区丧事习俗。至今,在古下邳地区的丧事中,那孝子迎亲手捧的哀棍子,依然传承必须用柳木树干缠上白纸条;棺柩前供奉或在出殡时由孙子挑着的“灵旗”也必须用柳树枝缠上白纸条,并要挂上一串银白箔纸钱。这一传统习俗既是纪念韩凭夫妇的延续,也是对一地民俗文化的有序传承。
  青陵台的爱情故事,还是历代众多文人骚客讴歌的题材。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白头吟》:“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李商隐的《咏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依暮霞。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过青陵台有感》:“韩凭夫妇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情抗君王。”还有《搜神记》《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彤管集》等古籍,都有更为精彩的情节描写,都是被何氏坚守贞操、宁死不屈的伟大人格所感动,也都是歌颂韩凭夫妇、弘扬夫妻恩爱的美好诗篇。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正是因为沙,沙庄村生发出许多美丽传奇的故事。“韩信瓜屋”、“三白西瓜”,成为今古传奇,老少皆知。一亩林地到了夏天能捡回2000元的蝉蛹,引来八方村民“拾金”,几乎成为天方夜谭。更传奇的是,这个村的老支书,竟然在打孟良固时荣获过一等功,解放高密的战斗中,曾被嘉勉为“独胆英雄”,并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就是这样一位共和国的功臣,却不愿进城当官,硬要回到穷山村,带领乡亲们治沙治水闹翻身。他的名字,就叫孟宪斌。
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
孟宪斌八岁时,父亲在饥寒交迫中去世,孤儿寡母不堪忍受乡绅欺压盘剥,只得四处流浪乞讨,在饥饿恐慌中度日。
1938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鲁南苏北地区,孟宪斌亲眼看到,日军所到之处,大肆进行烧杀抢掠,惨不忍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艰难困苦中长大的孟宪斌,从小就养成了英勇不屈的性格,在地方党组织的宣传教育下,唤起了阶级觉悟和民族意识,决心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求得翻身解放,不怕困难艰险,积极参加家乡的抗战支前活动。1939年1月,年仅17岁的孟宪斌带着国仇家恨,毅然参加了由钟辉将军领导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紧握钢枪,投入到苏鲁边区抗日游击活动中去。
参加八路军之后,孟宪斌在党的教育下健康成长,进步很快,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革命队伍里,严守革命纪律,苦练杀敌本领,战斗中勇于冲锋陷阵,从班长、排长,直到升任连长,不到25岁就成长为会带兵、能打仗的一线指挥员。他带领的连队,官兵团结友爱,作战勇猛顽强,在皖南、洪泽湖、孟良崮、南临西和攻克高密县城等战斗中,勇往直前,无坚不摧,被誉为战斗模范连。在围歼国民党张灵甫精锐整编74师的孟良崮战役中,他荣获一等功。在解放高密城的攻坚战斗中,被嘉勉为“独胆英雄”并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高密是扼守胶东半岛的门户,是国民党军继孟良崮战役失败之后龟缩固守的胶东重镇。1947年11月,孟良崮所在团奉命攻打高密县城,该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敌人用两个团的兵力重兵把守。孟宪斌连的任务是攻打东大门,发起进攻后,敌人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疯狂射击,孟宪斌连的战士一批批爬上城墙,又一批批倒下来,战斗进行数小时后,全连130多人最后只剩下他、副指挥员、文书和理发员四个人了。这时,副指挥员和文书争着要上,被孟宪斌一手拉住,说:“我是连长,听从命令,我和理发员上,你们掩护,不破此城,我誓不罢休!”说完,他带领理发员跃出战壕,直往城下扑去。在敌人密集的弹雨中,理发员壮烈牺牲,他也多处负伤。这时,孟宪斌坚定一个信念:“坚持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把城门攻下!”孟宪斌不顾伤痛,以威震敌胆的英雄气概,使出最后的力气,终于登上城墙,跳进城里,人却昏迷过去。待他醒后,发现一群敌人正在向他搜索过来,他急忙钻进尸堆中,没被敌人发现。敌人刚要离去,他机智地举起匣子枪,“砰!砰!砰!”一连点倒几个敌人之后,紧接着使出全力将几颗***扔向城门口。只听几声“轰”响,城门被炸开了!随后,我军后续大部队蜂拥而入,很快解决了战斗,全歼了守敌。这时,孟宪斌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他像带兵打仗一样治理沙滩
“孟宪斌回来了!”1949年8月,孟宪斌带着浑身伤疤和十几枚功勋奖章复员回来了,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时,他的左臂已失去功能,头部和腿上 留下两块弹片,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按政策,孟宪斌回到地方后理应得到照顾。乡亲们也说,孟宪斌为保家卫国有功劳,政府会给好待遇养起来。
孟宪斌可不这么看。他说,保家卫国那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也是我自觉自愿。打仗“挂彩”是免不了的事,比起那些死去的战友,我还能活着回来,就是幸运了。再说,上级和部队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这就够了,没去想那么多。”他从不以功臣自居,更不讲职务高低。当上级任命他当县民政科长,他婉言推辞。让他当面粉厂厂长,他说那个干不了。后来,干了一阵战后救灾和土改工作负责人后,1955年,他干脆辞掉所有“拿钱”的职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沙庄村,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自救互助和建立合作社运动。
沙庄村不大,村周围山岭起伏,沙滩连着沙滩,地薄人稀,粮食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艰苦,几乎年年吃救济。孟宪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带领乡亲们,从解决温饱入手,打个翻身仗,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他一边带领大家开挖沟渠,改造沙荒,兴修道路,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一边把手工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起铁木、编织等副业合作社,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增加集体收入。
为了彻底改变土地沙化严重、广种薄收的状况,他起早贪黑地在地头、田间转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深翻沙地种西瓜的“土办法”,在群众中推广开来,使原来几百亩连草都长不出来的荒沙坡,结出了又大又甜的西瓜,成为当地特产。方圆几十里至今流传着“涧沟的萝卜沙庄的瓜,吃了一口甜掉牙”的赞语。
沙庄西瓜出了名,能卖好价钱,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热情高涨起来。孟宪斌趁热打铁,又带领大家大搞植树造林,改造荒山,大力改变自然环境。1957年和1958年冬春季节,他风餐露宿在石坡沙滩上,搞规划,调树苗,刨树坑,运培土,一干就是十来天不回家。原已伤残的左臂磨出了血,带伤的双腿遇到阴雨天刺心地疼,他不管不顾,带领大家硬是在五座山头和十几条沙沟上栽了12万棵各种树苗。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荒沙岭如今变成松吟柏唱,槐花飘香,杨树参天的宜人景象。
绿化荒山 造福后代
当年的戴庄公社,岗岭连绵十余里,荒山僻岭,岩石裸露,沟壑纵横,荆棘丛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自古以来是邳北地区的蛮荒地带。1959年,公社党委作出绿化荒山造福后代的决定。但最大的困难是树苗短缺,如果要把所有的山头绿化起来,起码也得数百万棵苗木。如果买的话,一毛钱一棵也得几十万元,这在一穷二白的50年代,是笔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怎么办?就在公社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孟宪斌主动站了出来,提出创办公社苗圃场,自力更生繁育树苗,解决绿化工程的当务之急。
公社领导赞扬孟宪斌的创业精神,并任命他为苗圃场场主。从此,他像当年带兵打仗一样,说干就干,雷厉风行,领着一帮姑娘小伙到山坡上安营扎寨,挥镐扬锹,甩开膀子,在闲置的沙滩上开垦出一大片苗木繁育基地。然后又翻山越岭,采集来宜林树种,当年就培植出一大批抗旱速生树苗,为全公社的绿化工作拉开了序幕。
孟宪斌以苗圃场为战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年轻人一起披星戴月,苦干实干,为公社的绿化工程提供了一批又一批苗木,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人们走进戴庄境内,时令为伊藤绿浪,山山叠翠接蓝天。那一棵棵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青松翠柏,像是穿上绿军装的威武战士,生机勃勃地布满了各个山头,它们像是骄傲的诉说着一个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
不图清闲 甘当“粪官”
时间到了1968年,苗圃场收归县里统一管理,上级特意安排孟宪斌到其他地方干比较轻松的工作。但他执意不肯离开这片故土,再次提出,一不要组织照顾,二不图清闲安逸,坚决留在村里,为发展集体生产再出一把力。于是,他卷起铺盖回到沙庄第三生产队,当上了“粪官”。“粪官”就是生产队里专管收集供应肥料的人员。有人不解地说:“孟支书是国家的功臣,当‘粪官’真是委屈他了。”老孟可不这么认为,他说:“再大的官也得吃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活得才有个人样。”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个年代,集体种地很少施用化肥,一是化肥工业不发达,计划供应量少得可怜;二是因为集体穷,没有钱买肥料。生产队要多打粮食,主要靠平时积累土杂肥,所有人畜的粪便就成了种好地的最好肥料。所以,老孟自愿干这个差事,而且干得很上劲。自从当上“粪官”之后,老孟每天天不亮,就带上几个助手,挨家挨户收屎尿,掏鸡窝,扒猪圈,清粪坑,再脏再累也不嫌弃。哪怕路旁有堆狗粪,也要不嫌麻烦地收集起来。
人们发现,场上的肥料一天天多起来,堆成一个小山,老孟的身体却一天天消瘦下去。地里的庄稼越长越好,生产队的粮食越打越多,老孟的饭量却越来越小。大家心里明白,老孟战争年代身体多处负伤,体质本来就很差,回到家乡,为了改变家乡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带着伤残之躯没白没黑地干,铁人也会倒下的。孟宪斌常对家人说:“我不吃老本,你们也别啃我的老本。我的身体你们别担心,活着就干,死了就算,反正我是死里逃生的人。”
心系群众 为党争光
孟宪斌生前常说:“我是党的人,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荣誉,我要为群众多做事,做好事,为党争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79岁的祁明亮回忆说,孟宪斌当支书时,主持公道,不贪不沾,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总是能看到他围着村子转,看谁家的房子漏雨吧,田里的水能排出去吧,哪块地该施肥了吧,还有哪些孤寡老人需要帮助吧……村里的干部有做不到的地方,他毫不客气,当场批评。但是晚上收工回来,他又主动走进被批评人的家门进行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人们记得,1955年夏天沙庄村遭遇水灾,秋作物颗粒无收,村民的日子很困难。政府两次发救济粮,孟宪斌全家一粒也没要。他总是告诉别人家里还过得去,其实暗地里全靠妻子到山坡上挖野菜、择树叶子充饥。1957年年底,为让群众过好春节,政府救济每人两斤小麦。“五保”老人朱彩益还没到年关就把救济粮吃光了。孟宪斌知道后,就让妻子把自己分的小麦磨好面,给朱彩益老人送去,说:“这是上级又照顾你的过节面。”老人感动得直落泪。
鞠躬尽瘁 大写人生
1973年夏,自知胃病已经很严重的孟宪斌到县里出席劳模表彰大会。领回劳动模范奖状后,公社领导见他面黄肌瘦,气色很不好,知道他的胃病又加重了,就劝他停止工作,赶快到县医院检查治疗。没办法,孟宪斌只好答应了,谁知公共汽车刚要开走,老孟发现天要下大雨,担心队里的肥料会被大雨淋淌,就二话没说,跳下车就往村里跑,说看病的事以后再说。
1974年1月19日,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那天,孟宪斌正在为生产队积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昏倒在地。这样的情况,以前曾经发生过几次,都是自己醒后,慢慢爬起来就好了。但是这一次,孟宪斌没能再站起来。大家急忙把他送进县医院,经诊断已是胃癌晚期,生命垂危。
消息传开,全村人顿时陷入万分痛苦之中!老伴要打电报给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孟宪斌坚决不许,说不能因为这事影响部队的工作。第二天,自知来日不多,他把妻子叫到床前,从身上摸索出不知什么时候准备好的两块钱,郑重地交给妻子,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党费,请你替我交上去……”
两天后,孟宪斌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带着革命战争年代留在身上的两块弹片和满身的伤痕,带着对党对国家一颗赤诚之心,走了。留下的,是一枚枚一张张闪闪发光的奖状和奖章,和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5-24 1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感人至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