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残奥会上,邳州籍运动员取得了19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全国残运会上,再创29金17银11铜的新高。耀眼的成绩背后,是运动员们难以想象的辛苦付出,充分展示了他们挑战生命潜能的惊人毅力,书写了自强不息、追逐梦想的精彩人生。常年在外训练的他们如今回到家乡,述说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民的感激。 今年33岁的刘静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和团体冠军两枚金牌,这是她参加的第四次残奥会,实现了“四连冠”。对于她来说,每一届残奥会的比赛都是挑战,而家乡人民的默默支持与鼓励,则是她不懈奋斗最温暖的动力与源泉。刘静对记者说:“能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一直是我的终极目标,特别是能代表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夺冠,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家乡有许多网友、朋友们,虽然很多我都不认识,但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和关心我们残疾人竞技体育,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舞,激励我更加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勇争一流,这样的邳州精神,被邳州运动员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样实现单打“四连冠”的冯攀峰,回想起比赛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他表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家乡的培养与支持。“有时候我会在网上看到一些短视频,是家乡对我们的宣传,看到留言感觉很亲切。我们从小一直在邳州训练,这为我们打下了牢固基础。”冯攀峰表示。 今年34岁的周景景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了1枚击剑金牌和1枚银牌,在全国残运会上,再获2金1银。周景景对记者说:“特别感谢家乡的培养,我小时候是在‘希望之家’学习的,一开始打了几个月的乒乓球,后来转向了轮椅击剑,没有家乡和‘希望之家’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家乡让我们这些残疾孩子走出自卑,走向自信,走出家乡,走出国门,取得今天的成绩。” 同样从事击剑项目的冯彦可在残奥会上斩获2金,在残运会上再获3金1铜,佳绩背后,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付出,是以梦为马、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我2003年到2005年练了几年乒乓球,2011年底加入了轮椅击剑队。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奥运梦,我想去参加残奥会,因为那是残疾人运动最高的舞台。比赛期间,家乡邳州媒体大力宣传,感谢政府对我们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我会继续好好努力,继续为家乡人民争光。”冯彦可说。 骄人成绩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教练员的陪伴与辛勤付出。衡新作为陪伴了队员们20多年的教练员,是队员们生活中的大家长、赛场上队伍的掌舵手。多年来,他带领队员们走向世界,成就梦想,帮助那些曾经迷茫无助的孩子们通过体育改变了人生,实现了人生价值。 衡新表示:“这次成绩很好,不过过程还是很艰辛的。教练员也是指挥员,要根据赛场上的瞬息万变,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做运动员的坚强后盾。邳州残疾人体育事业有着优良传统,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还有邳州市委市政府的关爱。我们要继续把邳州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下去,争取再创辉煌。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小队员在启蒙训练了,下一步争取扩大规模,达到残健融合,争取再培养出一些世界冠军和残奥会冠军。”(朱芷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