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172|回复: 95

新华学习报纸书的家长真实体验,看了才知道好不好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3-20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新华学习报纸书的家长真实体验,看了才知道好不好
儿子今年三年级,比较调皮,老师说他挺聪明的,就是比较好动,坐不住,其他各方面都挺好,就是学习上让我烦心。每次老师打电话啊或者开家长会都是和我说,要对孩子好好引导,把聪明用到学习上才好。
     可是怎么办呢,我也想好好引导,问题是不知从何做起,每次和他讲道理吧,他都懂,嘴里也应着,可是一催他看书写字脸色就暗下去,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一问他,就说上课时老师讲的没听懂,要么就是当时听懂了,现在又有点不懂。不知道是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这样。
     于是我就思考怎么能提起他对学习的兴趣呢?并且要在课后可以把课堂上老师教的东西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才能把老师教的转化成他自己掌握的。没事我就经常上网逛逛家长论坛,下了好几个家长的APP,没事就刷刷,想吸取些教育和经验和方法。
上次就看到大家在讨论一个新华学习报纸书,看到人家晒的实物图片感觉图文并茂,内容还挺丰富有趣的,家长们反映都不错,我就想给他试试。新华学习报纸书收到之后,我自己先拆开检阅了下,估计儿子应该感兴趣。不过我耍了个心眼,先没让他知道,先把东西藏了起来,等到吃完晚饭,让他去写作业,他惯常的嘟着脸坐在书桌前,我先取出一张报纸书来摆到他面前,他眼前一亮,抢过去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看来以后就这样,一张一张的给他,吊吊他味口。
我感觉他在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一块还是很欠缺的,希望这个新华学习报纸书能对他起到帮助,我自己看了下,上面有传授的学习技巧和妙招,比较生活化,不是枯燥的理论,孩子容易接受。之前听说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高考的学习成绩,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听的我压力山大。看来不能每次光催着孩子学习,我自己也得做个榜样出来,他做作业的时候,我也不能光顾着看电视上网,也给自己读读书充充电吧。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家庭教育的十“不要”】1.不要瞧不起孩子;2.不要恐吓孩子;3.不要贿赂孩子;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7.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8.不要纵容孩子过分;9.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10.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0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接纳孩子意味着】1、接纳这个“人”。爱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2、接纳现实。爱现实中的那个孩子。3、接纳孩子情绪。情绪没有对错,有好坏的是表达方式。4、接纳孩子的错误。拒绝错误就拒绝成长。5、接纳孩子与众不同。尊重生命唯一性。6、接纳孩子说“不”。独立思考远比听话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如何对孩子说不:用“可以”取代“不行”】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3 09: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好妈妈八条准则】
1.下班回家就算再晚,也要陪孩子玩一玩;
2.带她跟同区同龄小朋友玩;
3.周末做他喜欢吃的菜;
4.记录孩子成长;
5.大量阅读育儿书籍;
6.每晚睡觉前给孩子讲小故事,放儿童歌曲;
7.周末时间属于孩子(特殊情况除外);
8.不乱发脾气,积极主动勤快,做个美丽时尚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0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12方式让孩子更喜欢你】1、教导他解决问题。2、给他表演的舞台。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4、教导他关怀别人。5、鼓励他多运动。6、笑口常开。7、有创意的赞美。8、确保孩子吃得健康。9、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10、常常拥抱。11、用心聆听。12、放弃完美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09: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最能改善亲子关系的四句话】1、“不管发生什么,爸妈都会和你在一起。我们永远爱你!”给孩子安全感。2、“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帮孩子建立价值感。3、“也许你是对的,我们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给孩子尊严。4、“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给孩子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不要过早要求孩子做到的几件事】①入厕:1岁半之后。②学走路:1岁左右。③骑脚踏车:5-6岁开始。④学轮滑(单排):7岁以后。⑤画圆:1岁半以后开始画连续的圆圈,两岁半前圆圈封口。⑥分左右:学龄期。⑦学钢琴:6岁以后。⑧绘画技巧:8-9岁以后。转给年轻父母们:教育孩子,有些事不是越早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09: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1.首先应找出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
2.家长在面对孩子发脾气时的态度应该一致,让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不起作用;
3.不要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
4.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
5.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的灵活性;
6.言教不如身教,父母先自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0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十法】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将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父亲要送给女儿的五件礼物】①陪伴:经常和女儿一起谈天、放松和玩耍,让女儿更有安全感。②独立:鼓励女儿独立思考,充满自信。③冒险精神:父亲应该多给女儿提供冒险机会,鼓励女儿参与竞争,获得成功的快乐。④情感交流:向女儿表达父爱。⑤自我约束:帮助女儿学习释放和控制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孩子正在写作业时,您在干什么?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10种办法
1、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2、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你生气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3、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时,要做好准备;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情绪保持冷静。
4、对孩子积极的行为给予肯定,哪怕是很小;主动有意识地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5、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6、给孩子制定一个清晰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
7、当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8、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其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孩子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
9、切忌可怜、嘲讽或过分地放纵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吓倒。孩子最终是会学乖的。
10、同孩子的老师一起交流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孩子希望爸爸妈妈知道的心里话】
1、成绩考不好时,不骂我,而是在我身边帮我找出错的原因;
2、不能随便在别人面前说我不好、不乖;
3、不要求我要像谁一样学习,我有我的特点,不需要模仿别人;
4、尊重我的看法,听完我的意见再说话;
5、在我面前不吵架、不撒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8-3-7 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
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
在每年看来差异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看的时候,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野。
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这就是累积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0516-86238929/0516-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84643696@qq.com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74357号-20 苏B2-20140211号 法律顾问: 朱仕宝(13905222752)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