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论坛

标题: 实木多层与实木颗粒的区别 家居定制首选方臣 [打印本页]

作者: 方臣定制家居    时间: 2017-10-20 17:03
标题: 实木多层与实木颗粒的区别 家居定制首选方臣
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相信装修过的朋友对这两种板材并不陌生。这二者是时下人们常用的定制家具板材,是非常新型高档的基材,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区别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今天欧派小编就大家重新认识下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下面小编就来科普下实木颗粒板PK多层实木板!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的区别相关知识介绍。

  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相信装修过的朋友对这两种板材并不陌生。这二者是时下人们常用的定制家具板材,是非常新型高档的基材,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区别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没关系,今天欧派小编就大家重新认识下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下面小编就来科普下实木颗粒板PK多层实木板!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的区别相关知识介绍。



  实木颗粒板PK多层实木板 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的区别

  实木颗粒板

  实木颗粒板是一种新型、高档环保的基材,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它是由木材或其他木质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碎料,两边使用细密木纤维中间夹长质木纤维,施加胶粘剂后胶合成的人造板。是以刨花板的工艺生产的板材,原理和密度板是一样的。 实木颗粒板在我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市场中因为物美价廉市场占有比例很高。


  实木颗粒板的优点是粘剂的使用量hen1少,也就是代表着环保性好.它与真正的实木板材比较起来,板面宽、外貌平整腻滑、没有节子、虫眼和各向异性等缺点、不翘曲、不开裂、物理力学强度高、纵向和横向强度同等、隔声、防霉、经济、保温等集多项优点与一身,而且握钉能力在同类产品中是数一数二地强。



  实木颗粒板优缺点

  实木颗粒板优点

  1、实木颗粒板密度较高,板内木质纤维颗粒较大,更多的保留了天然木材的本质,在胶粘剂使用上实木颗粒板的含量一般低于5%,环保性较好。

  2、实木颗粒板翘曲变形小,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挺度好,挂上厚重衣物也不容易压弯。目前在欧洲家具市场上所使用的人造板主要也是实木颗粒板。

  3、实木颗粒板内部为交叉错落结构的颗粒状。因此握钉力好,可以钉圆钉,螺丝钉。这些可加工性能明显优于密度板。


  实木颗粒板缺点

  1、实木颗粒板平整度不如密度板,做弧度和造型比较难。

  2、实际上,在一套家具中如果两者都使用更好。背板使用密度板,层板则使用实木颗粒板,这样可以既利用了密度板平整度好的优点,产品造型可以更漂亮,同时也利用了实木颗粒板的环保有点,能很大限度地营造环保的生活环境。



  多层实木板

  多层实木板是由实木面层和实木基层两个部分构成。多层实木板但比起昂贵的实木板材价格,多层实木板更加经济实惠,实木地板如今还存在变形,开裂着两大现象,多层实木板纵横胶合、经过高温高压,从内应力方面解决了实木板的变形、开裂两大缺点。

  多层实木板面层是精选优质木材经过烘干、去脂、养生几道工序以后切片而成,表面不应有腐朽、死节、虫孔、裂缝、夹皮等缺陷,但对于小活结,色差不能过于苛求,因为这是木材天然的属性。在有的地方多层实木板的含水率一般是5%-14%。


  多层实木板优缺点

  多层实木板优点

  多层实木板采用优质桉木多层板,双面上三聚氰胺,产品达到E1级够级环保检测标准,具有抗菌防霉防水,耐酸碱,抗污染易清洗,无漆味,无杉木味等特点,原板平整不变形,是家居装潢的首选产品。

  多层实木板缺点

  多层板适合用作各种家具,环保性比刨花板好。只不过多层实木板水泡损坏后不可修复,脚感也较差。多层实木板比起其他的材质是需要用心打理,平时也要注意爱护,防水防烫防日照;多层实木板的资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受环境硬性易变形。


  实木多层板和实木颗粒板比较而言,其实两类产品都比较环保,但是硬碰硬的话还是多层实木板更胜一筹,因为它粘接的面积要比实木颗粒板更少,它的环保等级可以达到E1,是目前手工制作家具最为常用的材料。而且它本就是一整张一整张的实木板材粘接起来,所以密度和稳定性比实木颗粒板才更高。



  实木颗粒板PK多层实木板最终看下来各具优劣势,大家在二者之间挑选时,一定要从自家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盲目的进行选择。就像小编整理的这些实木颗粒板与多层实木板的区别内容信息,大家选购前最好还是先了解一番,有利于帮助你挑选到称心如意的家具板材。[size=0.83em]
lg.png (39.2 KB, 下载次数: 0)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7-10-15 16:04 上传









欢迎光临 邳州论坛 (https://pzzc.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