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一蔬一饭,睡了还得睡,吃了还得吃
1多年来,我一直以一个“高效人士”自居。因为我性格爽利、做事干脆、条理清晰,遇事从不优柔寡断,工作从不拖泥带水。我喜欢把时间最高效地利用,不想浪费一分一秒。别人评价我:“除了跑步不快,别的都快。”我始终将这视为褒奖。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在我眼里,像我老公这种上个厕所比生孩子还慢、能蹲着玩半小时手机的,简直是犯罪。今年我明显更忙了。工作上压力大,高管团队隔三差五就要开会。手头正在做的方案还差一半,全员都等着六月份落地执行。每周要写三篇原创,小编盯我比盯囚犯还紧。每晚下班后更新公号,回复留言,忙忙叨叨,回家就七点多了。我对家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等我,你们先吃。”有几次,老公问我:“你忙完工作,别的活回家再干不行吗?早点回来一起吃饭。”我很不以为然:“你们吃你们的,给我留一口就是了。”他说:“我们还是想尽量等你。”我很不耐烦:“有什么好等的,就这么点事,叨叨啥?”我吃饭本来就快,回家后,婆婆前脚刚端出留的饭,我风卷残云十分钟就解决完了。然后抹抹嘴去陪儿子,这就是我自认为的高效率。2直到前几天,老公很认真地跟我谈:“我觉得你很不重视全家一起吃饭的时间。你要么回来晚,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一口,偶尔回来早一点,也是坐下几分钟就吃完,我们还没顾上和你说句话,你就去忙别的了。我们全家,都没有在饭桌上交流的机会。”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那晚孩子睡后,我俩泡了壶茶,认真地聊起这个问题。老公说,在他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吃饭都是件很享受的事。他们内蒙老家的冬天特别冷,室外零下30多度,但屋里很暖。他妈妈喜欢做炖菜,热腾腾地端上来,热气香气一起氤氲着,三口围坐在餐桌前,聊聊一天有趣的事,那样悠闲绵长的快乐时光。一起吃饭,对他们来说,是件非常值得期盼的事。我听得羡慕。而我自己,却有太多餐桌前不快乐的记忆。小时候,我妈总喜欢在吃饭时批我。不只是因为她没学过古人的“七不则”,更是因为,她只有在吃饭时能见到我。服装厂女工的生活,常年跟没日没夜的加班划着等号。她只能抓紧这个机会,尽一个母亲的职责。而她对我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找出我的缺点,对我批评、指责、训斥。很多年以后我才懂得,她对我的斥责里,有对我成绩的不满、有对我不成器的失望,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她一生要强背后的挫败,以及对疲累生活的无力感。可当时我只是个孩子。结局只能是——我被训哭,饭吃到一半被迫结束。奶奶叹着气走开。我爸跟我妈吵起来:“孩子还没吃两口,你训她干嘛?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学期考不好你管啊?成天就知道惯着她!”……终于明白,我缺失的,是在餐桌前,对亲密关系的体验。3我把这事讲给女友听。她说,她也是这样。她自小目睹父母的所有争吵,都是发生在餐桌上。父亲常年苦闷,每天一开饭,就要找酒喝。母亲紧接着开骂:你离了那两口猫尿就活不了!父亲几杯酒下肚,酒劲上来,开始与母亲对骂。骂着骂着就动手,摔筷子,掀桌子,碗碟碎一地,只剩她和弟弟在惊恐慌乱中小心打扫。每次吃饭,都是煎熬。她说,一对夫妻过得怎么样,看看吃饭的时候就知道了。有的伴侣,连一起坐下来吃顿饭的陪伴都不肯给。一句忙,封锁了对方原本想交流的千言万语。有的夫妻,连让对方好好吃口饭的间隙都不肯留。赤口白舌,冷言冷语,专说寒心话,专挑无名火,最后,饭桌变成战场,感情杯盘狼藉。我与公婆一起同住的这几年,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真的很难得。哪怕在十分钟之前吵过架、拌过嘴、生过闷气,到了开饭时间,一定和和气气地坐下来,绝口不提烦心事。他们也经常为琐事起争执,但在饭桌前,公公仍不忘往婆婆碗里夹两口菜,婆婆依旧给公公碗里添一勺饭。我老公继承了他们这一点。从前我总是一不痛快就找岔:“吃什么吃,看着你就气饱了。”他若无其事,笑眯眯地帮我撬开一只肥美的牡蛎。4有人说:“婚姻好不好,看厨房就知道。”也有人反驳:“我从不进厨房不做饭,婚姻照样也美满。”其实,两个在爱里的人,对着一块豆腐乳一样感觉秀色可餐。没有爱的伴侣,八珍满桌,依旧两相无言,食难下咽。婚姻好不好,有时不必进厨房,看两人一起吃饭的那一刻就知道。你有一千个借口说工作紧张忙碌,习惯了自己吃盒饭套餐。他有一万个理由说球赛多重要,独自端起饭碗,径直走到电视机前。饭桌前的陪伴、笑意、欢颜,是多少现实婚姻里的奢侈。林语堂曾说过一句:幸福,就是睡自己家的床,吃父母做的饭,听爱人说情话,跟孩子做游戏。一起好好吃饭,本质上,就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看过一个段子:情感专家问老农: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说: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今天吃过,明天还想吃,这是美食;今天吃过,明天还得吃,这是饭!婚姻就是一蔬一饭。睡了还得睡,吃了还得吃。我们这些凡俗男女,都在这平淡流年里,靠着一日三餐里的相伴,一床一铺上的亲昵,维系着这份后天的亲情。原文链接:http://yispace.net/62632.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