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何家洼
岔河境内黄石山东麓黄石公庙遗址上今存有元代古碑,为大元至元五年“重修庙记”(黄石公),碑文载:“昔日有一仙人来此,出神若化,无人可识,时于汉楚会之际,圣人显于圯桥,观其人之善恶无如之也,奇哉,子房焉能度之三化授书于圯上,斯人后能辅于高祖而致为臣,以定汉朝天下而平矣。”碑文中明示出“仙人来此……圣人显于圯桥……子房焉能度之三化授书于圯上”。“来此”是近指,不是远指,即是在岔河境内黄石山不远处的地段。秦汉时黄石山西、山北、山南无河流史和桥史,只有牧猪河上有一座圯桥,这座桥与张家楼仅1000余米,距黄石山仅2里路,近在咫尺。“仙人来此”、”显示圯桥“不会远指120里外的下邳城东小沂水上的圯桥的。良壁兴化院大元至元八年重修兴化院碑文云:“东临天台泇水泻千里之洪波,南望黄石孤峰擅一方之胜。”这里的泇水即东泇水,前身为祠水。“一方之胜”是指“黄石公圯桥授张良兵书”的圯桥胜迹,或指人们建庙祭祀黄石公、张良的胜迹——黄石公和张良享祠“黄石公庙”。明嘉靖十四年“重修黄石公庙事峻”主持隆彻所记贞子告曰:(郡人冠带散人贞庵王业撰文)野史言曰:“志有之授书坊,在郡治南(古邳)一里许,倾废未久,坊下圯桥是正公(黄石公)出游遇孺子(张良)处也。”明示了这一事件的地点发生“在下邳城东小沂水上”为民间“野史”,其为传言,不可信。也许因有传言这里的文人才在下邳城南建有纪念性的“圯桥”,决非秦汉之际黄石公授张良兵处的圯桥。光绪岁次年,良壁邹氏所建三教堂《重修碑记》,为明立碑文清代重刻,碑文中有交待三教堂座落的方位云:“……兹圯之北有良璧圩,前明邹君讳文贵之所创建也及,国朝康熙拾有五年公子孙而著之,可谓善先人之志矣……”良壁圩今为良璧村,距牧猪河圯桥10余里,为南北方向,良壁圩以圯桥为座标(中间无村、无河、无桥史),说明这座圯桥遗物还存在,圯桥的意义和影响之大,不然村、庙不会用此作为座标的。决并非指相距160里地之外的下邳城北门外的圯桥,更不会用相隔千山万水的“下邳城”北门外的圯桥作村、庙的座标。(二)从出土文物,佐证“下邳圯桥”就是指岔河境内牧猪河上小桥。1.《史记》载张良在“下邳圯上”纳履得兵书,那么圯桥属于什么结构什么形状的桥?司马迁未有交待。对于圯桥的猜测有二:其一,圯桥是木桥,其二,圯桥是石桥。这两种猜测以后者居多数。经过笔者实地考察和调查,圯桥是座落在云坛山、小埠山之间的牧猪河上的—座石桥。1980年,听90多岁的老人们讲:圯桥桥墩是三块很大的红石立起来的,垒成两个桥洞,上面放四块长条石板作桥面,时称圯桥,又称“七石二洞”桥。这“七石二洞”桥是架在牧猪河河槽中央的,涨大水时水可漫过石桥;如果河中水面加宽,为交通之便,人们又搬来石块在桥两头有水的地方放上,一步一块延续很长,石块时隐时现,要踏石过河,为步履石桥。这种形式的石桥与古时俗称徛(jí)桥相符。如《尔雅·释宫》中所说:“徛者,步桥也。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称步履桥,现在称水漫桥。又因此桥是依徐山(云坛山)而建的石桥,桥东有徐偃王隐居的徐山(今云坛山),桥南有戴庄镇的依徐山,因在徐山前而称之为依徐山,桥因正在徐山下的河上,百姓也称为依山桥。“圯”与“依”同音,其义不同。又因石桥在两山之间,宋时又叫“夹山桥”。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读“圯”为“倚”音。是“徛”与“倚”形近又于“圯”音近而误读、误写。这座桥又口传为七十二洞桥,一是与“七石二洞”桥的近音俗称“七十二洞桥”。1974年旱改水挖出一块红石块桥墩,见方1米余,这是最早的圯桥桥墩。80年代挖鱼塘时,又在1.5米下面挖出二块桥墩石,石墩为不规则方柱形,石块高1.5米,宽约1米左右,这是圯桥的见证。牧猪河上圯桥历代都进行修复,至民国初期还存半孔和乱石块。1965年307国道(今称310国道)就建在圯桥遗址边上,成为古今大道,圯桥残迹至今不得复见。秦汉时这里人们称这座桥叫“圯桥”,《史记》载是有根据的。据传说这座桥是周穆王时期,徐偃王逃至“徐山下”(云坛山、依宿山一带)为方便随民而修建的圯桥。因这条古道从那时至今都是人们沿山坡高地行走的道路。毁了修,修了毁,历尽沧桑,一直横架在牧猪河上,历经四千余年,名字虽变过多次,但人们心中仍知道这座桥是张良纳履得兵书的圯桥。(1)、“圯桥”与“依山桥”、“徛桥”是当时地处楚国楚民民间口语俗成而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只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的是楚民共同对桥的称谓,正如考据家服虔曰“圯,音颐,楚人之谓桥曰‘圯’”相符。至今桥头的东桥头村中仍有依山寺;桥南仍有依徐村;现今坐落在桥两头的村庄仍保留昔日村名,桥西的村庄仍叫西桥头,桥东的村庄仍叫东桥头。这是千百年来当地历史的淀积和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在“下邳城”或其他地方有如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沉淀深厚和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命名的山川村庄吗?也没有如此古老的古道、古河和古桥,更没有这么多以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故事,张良、黄石公隐居此地故事而命名的山川村庄、桥名。(2)、从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证此桥称“圯桥”或“圯”,同《史记》载“圯”相吻合。在桥的下首(东边)云坛山边有一村庄,因居圯桥左首当时称“圯下村”。1996年,笔者在烧砖窑处寻找到一块汉代墓志铭砖刻,落款处刻有“武原圯下何氏”文字,确切记录了圯桥所座落的位置和村名以及墓主姓氏。现在的东桥头和西桥头村也是因座落在牧猪河上的“圯桥”或“依山桥”或“夹山桥”的东西两头而命名的。“依山桥”是由“圯桥”音近转名而来的,也于服虔曰:“圯,音颐,楚人谓桥曰‘圯”’是吻合的。战国时这里属楚地,秦汉之际此地也属楚地,只是下邳和武原区域有重叠的时期,武原城(即鹅鸭城)仅距圯桥20余里,时为武原辖地,砖刻落款为“武原”实属也。这块墓志铭砖刻对考查圯桥位置有很确切的的史证价值。墓志铭内容为“夫君从良西师未韵招魂葬记”铭文。考证这块汉代砖刻应在张良率兵西征以后的50-60年之间,是随张良西征青年的妻子,至晚年未得到丈夫音信而做的招魂葬仪式时物件。“西”字在秦篆中不简写,但在汉代中已写成今日“西”字,这在《砖瓦陶文大字典》中和其他文献中都有收录。①“夫君从良西师”证实了张良潜居在张家楼,并在张家楼、圯下村、何家洼等村带走向西征伐的青年100余人。也证实了《史记》所载“良集聚少年百人”的史实及地点。②“招魂葬记”秦汉时已成民间风俗,至今沿袭。“招魂葬”源据出于《礼记.丧大记》,从周朝就有定制,有招活魂和招死亡魂之别,招活魂有“复采”招魂官或巫人进行,招魂称“复”,衣冠有等级区别。招死亡魂要到郊外四方招魂,用死者衣服裹好亡魂,后在巫人的招魂仪式中入葬复土。这也于《史记》载“道遇沛公……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的路线、方位吻合。③墓志铭砖刻的出土,于传说“七寡妇坟”相吻合。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张良带走青年百余人西征后,大部分人在沙场上战死,而无有音信。其中有七位做了寡妇的老妇人等到死也未得到丈夫的消息,她们苦命相连,相助相敬相爱到白头,商定死后也埋在一处,最后七位寡妇按商定计划,先后在云坛山西角的地块上堆起了七座坟头,后称七寡妇坟或七寡妇林。这个故事诉说的是战役带给人们的遭遇和血泪,也告诉我们,汉代张良就是潜居在这个村子里的,就是从这个村子带百余人出发西征灭秦的史实。④张家楼为下邳与原武交界处的古村庄,向北不足40里为郯地。秦时(前221年)治下邳县。西汉公元前201年(汉高祖6年)废韩信王号,封刘交为楚元王,治彭城,分下邳为武原(史书注为今泇口村,笔者考证为今梁王城遗址处)、良城、下邳三县属楚,并封卫不害为武原侯。此墓志铭砖刻为“武原圯下”,当属这一时期之内的亡者,公元前207年张良率兵西征伐秦,传说和墓志铭内容与张良西征史实的时间吻合。死者的墓志铭是“西征”后几十年的事,政治地域由下邳改置为武原也是几十年的事。但与史实地点相属,是考证“下邳圯桥”座落和张良其人其事的很有价值的文物证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山丘高坡傍水地带是人类繁衍生息聚落成村的最佳选择,云坛山、牧猪河两岸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2003年春天出土石斧2把,砺石一块;牧猪河东岸有一处古代遗址出土商周时期陶鬲,足以说明这里历史悠久。秦汉时期这里村庄较多,因山、水、物、人等方面命名的村庄均能够考察出古村遗址及村名来历的根源,也能见证“下邳圯桥”座落的真正位置。①圯下村。秦汉时,因在牧猪河上圯桥东首(汉时右为下),云坛山西北坡处建村,以圯桥为方位座标而命名的村庄,与出土“武原圯下”墓志砖相吻合。1984年,这里有秦汉时建村烧砖古窑址2座,并出土家犬在湿砖坯上印下的2个犬足印子砖,铁剑一把和较多陶器。②何家洼。秦汉时,韩国被灭,韩国的贵族、韩氏族人以及张良的公族人逃荒到云坛山下居住,因村建在平洼处,叫何家洼。何家洼村人多为韩人和张良的公族人。一因张良顺河入邳潜居,二因张良博浪沙击秦未成而受大索牵联而外逃,又因族人临河居住,改韩姓为何姓。何氏家人后因村洼积水,拎子背老迁到村北土岭边居住,又叫拎子村。明时因村前有一片树林改为林子村。今村中50%的人口为何姓。③子房村。又叫小房村。在牧猪河圯桥东首偏北的土滩上,传说是张子房在此居住过几年时间,并在此种过菜园,后人叫村为子房村。④张家楼,因韩国贵族张氏(也可能为韩氏改姓)避难到小埠山处,在山前建宅院,而门楼又高又大,叫张家门楼;后有逃难人在他宅院附近居住成村,称张家楼。是张良潜居之所。张家楼村遗址60—70年代两次出土打铸兵器与红炉焦灰土块,其形未损坏,同时出土一捆铁剑,今存铁刀、铁剑各一把。(三)、何氏家谱序文佐证了张良潜居、纳履和西征事件的史实。下邳何氏家谱,为明嘉靖24年续谱,序文是转抄古时家谱序文,内容为:“据姓氏谱子房五世于韩,自博浪沙阻击而后,始皇大索天下,韩人无几,通改姓韩者为何氏。历经汉代隋唐宋等几代,有传人三高,其尤著名也……至今家族于斯何时迁至何地概不可考……则不忘可为,后人赞纵姓基是为此序。” 从序文中可知,何氏原为韩姓改为何姓,其原因是张良击杀秦始皇未成而秦始皇“天下大索”而造成的。“韩人几无”可知秦始皇“天下大索”之残酷,不知多少人丧命秦兵刀下,便可知张良改名姓的原因,可知何氏家人与张家楼主人逃命至此的原因。故可证实《史记》所载张良“亡匿下邳”是潜逃到下邳境内,而不是下邳城(古邳)。从张家楼、圯下村、何家洼座落在牧猪河两岸足可以说明村中不少人是韩国人,都会象张家楼主人那样去呵护、支持、资助张良的,这是他能在此生活10年,在此带100余人去西征的原因所在。据何氏人说:张良从河中乘船逃至下邳,改韩姓为何姓,原因是河水把张良送到下邳,是河水使他躲过秦兵的追杀,因秦兵为陆兵,很少有会水的水兵,乘船而逃可以躲过秦兵的陆路追捕。这也与史实相符。于是为纪念河神保佑而改称何氏(古文字何、河、荷不分),来下邳后也靠河居住,以河为生,“河”与“活”谐音共生也。据考查下邳何氏90%居于河边、水边、洼地、平原,很少居于山边高处的,居住在山边也选洼处,如何家洼。下邳何氏为“三高堂”,家谱云:“下邳韩何不分,不忘其本。”由此推知,张良的家庭成员如果还未被秦始皇杀害的话,也会随韩人逃至此(待考)的。新沂何氏谱仅记:“兵变迁,星居散处”,堂号为“积善堂”。“兵变迁”“星居散处”也表明秦灭韩后,韩氏遗民为存人力而分散居住的情况。东海何氏为“梅花堂”,体现何氏傲冰雪求生存、求发展的情况。《中华万姓溯源·何姓》云:“出自姬姓,周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之间。”也于《何氏谱》所载情况吻合。因张家楼主人是韩国贵族,何家洼何氏是张良韩国公族,张良才能隐居10年,张良才能率兵西征,并得到了庇护和资金的支持。从何氏家谱序文看,何氏如不是韩国人,与张良没有亲缘关系,何氏不会认张良为族祖的,何氏如果与张良没有亲缘牵连,何氏也不会改姓而远逃他乡的。只是张良改韩姓为张姓,而何氏改韩姓为何姓,都还是以韩姓为宗。 何氏视谱牒如生命,一向重视纂修家乘谱牒。何姓的家乘谱牒流传至今最早的也是汉代的《何氏家传》以及《庐江七贤传》,却也只是书目卷数而已。 谱系之重要在于社会道德不容滑坠。针对当时世风浅薄,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恐年轻族人陷溺益深,将不知一家一族为何物,不知一己一身何所出 ①何氏具有历史复杂,分布广泛,流徙频繁的特点。②何氏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③何氏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均是人才辈出,名人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本族同时也得以巨大发展,根深蒂固、枝繁叶茂。④各支何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何氏家谱,都是隋唐以后修撰的,其中尤以清朝与民国时期的最多。 何其一(1920—1941),原名其英,上会乡下会村人。幼入私塾,后读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课,在家乡经常参加宣传抗日、-的活动。民国27年(1938)秋,新四军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何闻讯后瞒着家人和新婚妻子,前往参加。数月后,回乡组织“青抗会”、“妇抗会”,并常于夜间破坏丹句公路和日伪军电话线,延阻日伪军事行动。次年4月,调东南局党校学习4个月,加入共产党。回村后发展党员,成立党的组织,建立游击小组。是年底,任镇六区委组织委员。民国29年6月,任宝北区委书记。因何的抗日活动,家庭屡遭敌人抄砸,父母、兄弟、妻子被捕受刑,特别是其父前后4次被捕,吃尽苦头,而英勇不屈。民国28年9月,何亲率游击小组,奇袭白兔据点窜到蒋庄的一股伪军,一举将十余名伪军全部俘获。为瓦解敌人,将作恶多端的刁癞子处决,其余全部教育释放,使敌军头目刘登喜威风扫地。翌年1月,何两次被敌包围,一次跳楼得生,一次幸得何庆坤之母掩护脱险。10月中旬,抱病去丹阳南门外参加党的会议,途中体力不支,午间小憩于高陵村肉店秘密联络站辛老三家。因汉奸告密,宝堰伪自卫队50余人突抄小路从后门冲入,何遂操案上劖肉刀与敌搏斗,不幸中弹牺牲。解放后,为纪念烈士,下会村改名为其一村。 闽籍何氏族人来自何姓始祖韩?公,战国时代秦并吞韩国,为博浪沙案件秦始皇斩草除根,意欲杀光韩姓家,当时韩?公避难庐江,以渡船为生,一日秦吏搭渡?公的船,秦吏随口询问?公贵姓,?公不意中指下水为河,为人姓去[水]加入就成人可[可]。后来庐江这个地方很快聚成了何家为望族,而且[庐江]这两个字,也成了何姓家族的堂号。除了庐江之外,何姓还有两望,一个是[东海],一个是[陈郡]。东海就是现在山东省的郯城县。陈郡也就是颖川郡,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姓何的人家时常在大门贴上两条联: [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这就指出了何姓的来历。全中国何家的人,庐江何族最多的了。二、一支由姓朱的改姓何。后汉书上记载:何苗,本姓朱,冒姓何。朱苗为什么要改姓为何?那是因为当时汉灵帝有一位何皇后,何皇后得宠,何皇后有一个哥哥,名叫何进,官拜大将军,当时大将军的地位很高,与三公地位相等。朱苗是何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兄弟,因此就把朱姓改成何姓,成了何苗,何苗也到车骑将军,仅次於大将军之地位。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说何姓、韩姓、跟一部份的朱姓,是兄弟之姓。
三、另外一支的何姓,是汉族以外的民族。五代史上提到: [吐谷浑亦有何氏。在这里吐谷浑的发音,应该念成[突浴魂]原来是辽东鲜卑族的一个人名,在魏晋的时候,这一支鲜卑族的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叫[突浴魂],小儿子叫若浴疯,两兄弟都分别统率了一部份的部落,后来兄弟不睦,[突浴魂]就带了他的部落,向西方迁移,到了他的后代子孙名叫叶延的手里,就用[突谷魂]作为国名,正式自立为一个国家。[突浴魂]当时的版图,是在现在的甘肃一带,历史上最早的何姓人士,恐怕要算是唐尧候的何侯了。据说这位何侯,当时隐居在苍梧山修练长生不老的法术,全家有二百多人,都以种田维持生活。大舜南巡的时候,曾经住在何侯的家里,到夏禹的时候,何侯全家都成了仙。现在嶷山有何侯庙,在大舜庙的旁边。嶷山就是苍梧山,是大舜葬的地方,就是现在湖南省宁远县。按照以上这个故事,何侯这个人从帝尧的时代,活到夏禹的时代,推算起来,总活了有…白五十岁,可惜历史上记载不够详细,不知道他全家成仙了,有没有后代留在世界上,如果何侯确有其人的话,这——支何姓人家,要比从韩姓改姓的何姓,早到两千一百多年了。
由於何姓有好几方面不同的来源,后代子孙又繁衍得快,所以可以称上是族大人众,何姓在[百家姓]上是第廿一个大姓,在台湾是第廿七个大姓,而在清朝的时候,是全国的第五大姓,仅次於陈、林、张、黄。
二千年来庐江何氏的来龙去脉
人类纪念其祖先有极悠远的纪录;於原始美术史中曾纪载洞穴壁上刻满人像,此即为人类最原始的族谱,其后发明文字,族谱乃随文化而日益详尽,且因人历史学与考占学的要素,更有研究的价值了!
姓氏对维系民族国家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那是血统的组织!三代之前,[姓]与[氏]为男女及贵贱之别,后即混合一起,普通所谓[百家姓]仅乃一种常识的记忆,明代洪武初年,吴沈撰千家姓,得姓氏一千九白六十姓,唐书路敬淳传,曾指出自魏晋以隆,推本研未,著姓氏录等百余篇,在历史演进中姓氏曾发生不少纠纷,明代陈止元曾著书研究,所收留复姓凡三千六百廿五种之多。宋代对此问题已早注意,故有王应麟[姓氏急就篇] ,邓名世之[姓氏书辩证]之著;而所谓姓氏纠纷之最大原因,即为各姓氏之族谱不完备,若经过徙迁及战乱后更无只字留存,故今日编印[族谱]实为家族及民族一大建树。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姓何的祖先有著光荣伟大的身世,我们不仅是周室贵族后裔,而且有救民抗暴,行剌秦始皇的革命行动的光荣历史,在史籍所载: [周成王弟叔虞封於韩,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转音为何氏]。在战国七雄的争斗中,我们的祖先是担任了主角,当时贵族间彼此火并,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任命韩虔、赵藉为诸侯,这一位[韩虔]即为何姓祖先杰出人物,不幸其间经过苏秦所倡合从摒秦政策的失败,张仪相秦的连横政策的愚弄,自公元前221年,六国尽为秦所灭,我们何姓的韩国乃被灭於秦始皇17年(公元前230年)幸而不久又展开另—新页,此即为六国的遗裔又恢复了政治活动,当时项梁主使张良立韩公子成为韩王俨然恢复了战国时六国与秦对抗的局势:但在此以前,当秦始皇出游至博浪沙间为人所袭击,秦疑为韩公子等之主谋,乃下令潜访韩之子孙,拟尽为屠杀,以绝后患 ,秦吏奉令调查,时适祖韩?公正於舟中,被诘时心急无以答,乃指水以应,吏以其所指乃河海之[河],当以为乃其姓氏,秦吏不疑乃去,后?祖窃思吾家获免屠 害乃一[何]字,乃即以此为姓。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在二千年后的今日,我们子孙深感我们的祖先抗暴的光荣,我们希望博浪沙的义举,真正是出於我们祖宗之手,我们更希望效法我们的祖宗!
我们的老家庐江,是在安徽省,合肥县乃其旧治,今称为庐江县,是个非常美丽的地区,我们应该回去看看这个伟大的老家,在我们的王国遗迹徘徊凭吊! 二千年来是那么遥远,我们子孙经过流亡迁徙,移民实边,筑城修路种种苦役的征调,而仍能分支向各省发展,至清代姓何的尚能列为全国五大姓之一,此即为人所共知[陈李张黄何]是了,这实在不易,同历代名臣辈出,且至今尚未发现丢尽祖宗面子的大奸大恶的子孙,这算是差堪告慰的!三国时有道学大师何平叔,著有道德论,论语集解等。明代有儒学大师何粹夫,著有儒学管见、柏斋集、阴阳律吕等。清代有考据家何屺瞻,为中国第一流之校勘目录学者,家藏数万卷,点勘伪脱,考证极精,著作传於世者有读书记五十八卷。至绘画人才则更为丰富,名列画史者,由唐更清达八十二人之多,其中最难得者乃唐宋亦有多人,且多为第一流画家,如随唐何稠与阎毗时齐名,何长寿为张僧繇弟子,南唐之何遇之画与卫贤笔法比美,末代之何霸擅长山水,何湖为高克明弟子,何充以工写貌,擅艺东南,无出其右,何澄工画神佛,其他如何世昌、何青年、何浩、何阁长、何尊师等均名重一时。从这八十二位宗亲的籍贯来看,可以看出从庐江迁徙一部的情况,除一人自认为西域人外,其他的籍贯计有河南、姑苏、长沙、钱塘、江南、江阴、广东、华亭、歙县、东莞、江宁、广昌、福宁、永嘉、金陵、上海、盱眙、休宁、泉州、泰宁、奉贤、云间、海盐、东安、福建、福清、绍兴、广州、顺德、长州、山西、湖南、道州,平湖、青浦、山阳、江夏、仁和、嘉兴、上虞、安徽等四十个地区,这些多是五侯将相后裔的流浪的踪迹!至人民国以来,庐江子孙更飞黄腾达,任陆军上将者有何应钦、何健、何成唬、何世礼等四人,其他任文官显职,立法委员、国大代表、大学教授、金融实业钜子者不知凡几,以何应钦一人以论,彼曾荣任总司令及行政院院长,实为韩王以后,继往开来的第一显要者了,这是庐江子孙光宗耀祖的盛事!二千年来庐江何氏的来龙去脉乃如此悲欢离台,如此多采多姿,希望今后更创出伟大的前途,以迎接更伟大的时代来临!谨以此为[何氏族谱]序。
韩 、 何 、 蓝姓联宗
吾何姓缘起韩姓,韩姓原本出自黄帝一系,姬姓,周文王之后裔也。周武王伐纣有成,朝政日趋安定,疆土辽阔,广置诸侯,用於钳制而佐政。因之,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唐。其后子孙成师桓叔为晋大夫,子武子万事晋,得封於韩原。晋景土间献子名厥,伐齐有功,从封姓为[韩]氏,并授一卿之位,是『韩』姓之始也。不久与赵、魏三分晋国,是为景侯,以姓为国,号[韩国],列鼎战国七雄之一。至韩王安苏秦摈秦失败,张仪相秦连横之愚策,六国尽为秦吞灭。不久张良买凶出击秦始皇於博浪沙,秦疑为韩王主谋,乃—卜令密使潜访韩,欲尽屠杀韩人,以绝后患。当时桓厘王支子韩?公为局势所逼避居庐江,於行舟中,秦吏诘询?公姓氏,?公一时情急指河为姓,而去水为[何],姓之因也。
至唐仪凤间何德公讳衍嗣韩,光禄大夫,从陈元光将军平闽,划地安插将士归甲於农,闽人戚其恩泽尊称[安抚公],是谓何家开闽始祖。其中闽南蕃衍传盛,十七世传到何添何公,时於元末明初,兵慌马乱,亲人星散,添河公避役易名信哥,分支漳州平和,娶室蓝家养女盘氏。公生三子:长京保、次彦保、三彦章也。因蓝家无嗣,遂将三子彦章出嗣蓝家为传脉,冠上[蓝]姓。考究蓝家,只居平和,始视蓝家为亲同,互称是可蓝韩同宗也。 《南史·何胤传》:" 胤 以 会稽 山多灵异,往游焉,居 若邪山 云门寺 。初, 胤 二兄 求 、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兄弟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 何 氏三高。" 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隐逸》:" 何 子有 子晢 、 子香 俱隐遁, 子季 先在 若耶山 ,晚还 吴 ,居 虎丘寺 ,号 何 氏三高,亦曰 东山 兄弟焉。" 清 吴伟业《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之二:" 何 氏三高推小隐, 荀 家羣从重中郎。" 何氏系出韩姓。秦始皇消灭韩国后,一部分韩氏人逃往长江中下游,其中有韩瑊者携妻遁于庐江郡,隐于东乡要津造舟以渡行人。秦始皇巡守过博浪沙,韩国旧臣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令力士椎击始皇而误中副车败事,始皇遂下令搜索六国遗族,欲斩尽杀绝。时冬有秦吏过东乡津,请问客居者姓氏,及瑊,瑊指冰冷的河水(意思姓寒(韩))说:“姓此”,秦吏以为姓河,遂登记为“河氏”,后有秦吏告知此事,瑊大惊:“吾家免于刀祸,河字之力也,然姓氏当以人附丁口,岂可似水泛滥而无所归,遂以何氏为姓。”至汉代这支何姓人已发展成人多势众,官宦显赫的望族,因此《百家姓》列庐江为何氏郡望。
南朝时,有何点、何求、何胤兄弟三人,博学多才,隐居不做官,人称游侠处士。齐宋好几次请他做官,他都拒而不去,梁武帝也想请他做官,把他召到华林园,他托病辞归,人们称他兄弟三人为“三高居士”。
氏人为纪念何点兄弟三人以“三高”为何氏堂号,以“庐江世泽、学海家声”为堂联。 2020年10月,丹徒区上党镇其一村(下会),举行了《润南下会何氏十二修宗谱》首发仪式,据谱中记载:“何姓是南宋时期迁居下会的,始迁祖何铸是庐江何姓第46世孙,自今已延续了34代。”那么,何铸到底何许人也?
《润南下会何氏十一修宗谱》
官拜监察御史
据《宋史·何铸传》记载:“何铸(1088年—1152年),字伯寿,祖籍浙江余杭。”另据《润南下会何氏十一修宗谱》卷之二记载:“一世祖(迁润始祖)铸公,字伯寿,号养斋,绍兴中,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卜籍润城,子孙遂迁……”从《宋史·何铸传》和《润南下会何氏十一修宗谱》中,我们可以对宋朝名臣何铸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何铸祖籍浙江余杭,是庐江何姓第46世孙,绍兴中期,举家迁徙润州(今镇江)。他在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做过多年州县的官,敢说敢言,政声不俗,以品德高尚、品性刚直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
在这期间,御史中丞廖刚认为何铸刚正不阿、操守严明,就推荐他为谏官的候补人选。于是皇上命令臣子阐述政见,何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皇帝称赞何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何铸被授予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何铸一生,孝友廉俭,既贵无居,止寓佛寺。有正义气概,力辨岳飞之冤,不屈从奸相秦桧,不怕罢官,不怕报复,是位难得的清官。”
上党镇下会村东河畔何铸墓
力辨岳飞之冤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南宋宰相、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则大力主张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秦桧便以宋高宗的名义下诏,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被迫班师。岳飞因安置沦陷区百姓,处理善后,迟到了六天。岳飞赴临安后,即被解除了兵权,改任枢密副使。秦桧十分忌恨岳飞反对自己,一心想要除掉岳飞,于是威胁岳飞的旧部王贵诬告岳飞叛变,逮捕了岳飞。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下狱,关在大理寺监狱里。据《宋史·何铸传》记载:“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何铸和秦桧认识得很早,他们都是北宋徽宗时期政和五年(1115年)同一榜进士。何铸时任御史中丞,被命主持审讯。何铸把岳飞带到庭中,问他谋反的事情。岳飞当庭露出背部,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到肌肤里面。何铸见岳飞凛然正气,亦为之动容,觉察其冤。
不久查证事实,发现此案纯属子虚乌有,便知岳飞蒙受了不白之冤。何铸明白岳飞的冤屈后,把情况报告给秦桧。秦桧不高兴地说:“此上意也!”何铸说:“我何铸难道仅仅是为了救一个岳飞吗?如今强大的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无缘无故杀死一名大将,会失去军心的,这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秦桧说不出话来,后来就改让时任监察御史、右正言万俟卨审理此案。万俟卨南宋初年为宰相,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被害。
此后,秦桧对何铸怀恨在心。当时正值金人派萧毅、邢具瞻来议事,秦桧说:“先帝的灵柩还没有回来,太后的銮车还在北方,除大臣外都不可祈请议事。”于是让何铸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的身份作为报谢使出使金国。等到何铸回来复命,秦桧暗示万俟卨在皇上面前说何铸私自认为岳飞没有谋反,想把何铸流放到岭南,皇帝没有听从,只是把何铸贬到徽州。《宋史》卷三十记载:“以何铸党援岳飞,不主和议,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就这样,何铸一直到十年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时美公(何铸长子)扶柩葬润城城南五十里下会招提寺后大山。”何铸死后四十余年,谥通惠,其家辞焉。嘉定元年(1208年),改谥恭敏。
岳飞庙五贤祠何铸塑像
岳飞庙五贤祠
岳飞出生于河南安阳汤阴,20岁从军,率军抗击金兵,六战六捷,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将领,是辉映千古的民族英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降旨为岳飞“追复原官,以礼改葬”,冤狱终于平反。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如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城西南门里的岳庙街,街两头有高大的过街牌楼,岳飞庙坐落在两座牌楼的中间。
岳飞庙始建年代不详,今址庙宇为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岳飞庙坐北朝南,大门为精忠坊,又名棂星门,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正中阳镌明孝宗御赐匾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墙上用青石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大殿为岳飞庙主体建筑,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岳飞彩塑坐像端居正中,高有丈余。坐像上方为贴金巨匾“还我河山”。岳飞庙内还建有五贤祠,祠内有抗金名将周同、宗泽、韩世忠及夫人梁红玉、何铸塑像;精忠坊后为山门,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内有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
《润东吴沙乱石桥何氏宗谱》
后人避祸迁徙
据《润东吴沙乱石桥何氏宗谱》记载:“二世祖玉成,何铸长子,字时美,生五子:守仁、守义、守礼、守智、守信。三世祖守仁,玉成长子,字德夫,居润州;次子守义,字廉夫,迁居河家港。吾何氏自伯寿公为岳武穆白冤,忤秦桧意,谪居徽州,惧奸人之倾陷,祸至之不测也,命子玉成公避地圌关,结庐东海,遂依当江沙而居焉。数传而后子孙繁衍,缘滨江坍没不常。厥居其远迁地郡邑者不具论。若里居相望如蔡港桥如乱石桥皆伯寿公裔也。”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由于何铸担任岳飞案的第一任主审官,竭力为岳飞辩护,当岳飞遇害后,何铸恐日后有祸,即令其子玉成隐居润东当江沙避祸(当江沙今指东乡大路镇至姚桥镇靠近江边一带)。何玉成(1122年-1184年),乡进士,以父勋蔭承德郎,任南康府刺史,其时二十岁,随韩世忠镇守镇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因父被谪,遂弃官隐于润东之当江沙,“数传而后子孙繁衍”。大路镇乱石桥何氏始迁祖镇一,字伯聪,为何铸第十一世孙,生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太学(即国学)任石城尹(旧时文职官名),明洪武五年(1372年)解职归里。
伯聪公归里后,见江滨坍没,诸叔姪兄弟俱已乔迁。“公遂置田园于吴家沙,造桥梁曰乱石桥。”故至今称乱石桥何氏者,皆伯聪公之后裔也。如顾何村、襟沟何、教子何、斗篷何、何家弄、何戴村、何家村、何小弄等等。上党镇下会村何姓,也是因为宋朝名臣何铸去世后,“葬城南五十里下会招提寺后大山”,其子孙为避祸而迁徙于此的。下会何姓自迁居以来,开枝散叶,历经800多年,延续了34代。目前下会何姓共有300余户,1300多人口,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嵊州竹溪乡上周村马氏:何姓改马
嵊州竹溪乡上周村马氏是由“何姓”改“马”发展而成的。
北宋时期,余杭有一个叫何铸的人,元佑三年(1088年)出生,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
绍兴十一年(1141年),何铸时任御史中丞,秦桧诬陷岳飞下狱,命铸主持审讯。岳飞凛然正气,当庭 “尽忠报国”四字。铸为之震惊,既而察其冤,转为岳飞伸张。后因曾为岳飞申冤,为秦桧所忌,两次被派到金国,还好他都机智地完成了任务。
何铸为官清廉,辞官隐居,居无定所,常住寺观。何铸及其家人曾寓居上周村附近的灵岩寺,后就在上周安家。因为害怕秦桧追害,改名换姓,得知马姓为声望显赫的大族,遂改马。何铸死后40余年,谥通惠,家属辞之。(牛气!)
绍兴马氏,历经改朝换代、姓氏更迭、忠奸对决、逃难避祸,最终枝繁叶茂,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 何思澄(约479-532年),字元静,东海郯(今苍山县长城镇)人。南朝梁文学家。父何敬叔仕齐为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何思澄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坐、太学博士、安成王引参军兼记室,除廷尉正。天监十五年(516年)任太子詹事,迁治书侍御史,再迁秣稜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除湘东王录事参军兼舍人。出为黟令,卒于武陵王录事参军任上。
何思澄一生仕进平平,文学成就颇为可观。他出生在一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少勤学,工文辞”。随安成王府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登庐山曾作《游庐山诗》,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看了此诗,大加称赞,自谓不如。沈约在京城建康郊外的住宅里新建一座楼阁,请书法家将何思澄的《游庐山诗》题于壁上。傅昭请他作《释奠诗》,“辞又典丽”。天监十五年(516年),时为高官的徐勉荐他为治书侍御史,与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偏略》,历经八年共成七百卷。当时,徐勉、周捨以才具并重于世,何思澄“学常递日”,因而使自己的水平才能与日俱增。
何思澄的文学成就最大的当数诗,其诗今存三首,以题作《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最为受重,被徐陵收入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之中。
何思澄与族人、大诗人何逊及子何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说:“东海三何,子朗最多。”他听了后说,不对,应当说何逊最多。其实他想说自己最多,但又不好意思直说。当时有《文集》十五卷,可惜早已散佚。 岠山南坡一里处,曾有青陵台,为宋康王所建。宋康王在岠山郊游,见一采桑女容貌昳丽,惊为天人,问之,乃穷书生韩凭之妻何氏。宋王威逼韩凭献妻,韩凭无奈,告知妻子。何氏歌曰:“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鸟鹊双飞,不乐凤凰,妾为庶人,不乐宋王。”宋康王于是强行抢夺,韩凭自杀。一晚,宋康王召见何氏于青陵台,当时皓月当空,宋康王欲与求欢,何氏佯言:“先祭亡夫,后随大王”,遂坠台而死。此故事见于《搜神记》之卷十一。李商隐经过下邳,作七绝《青陵台》纪念他们:“青陵台畔日光斜,千古贞魂倚暮霞。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向别枝花。”以“三言”著称的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也作《过青陵台有感》,“韩凭夫妇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情抗君王”。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因何氏貌美,宋康王就想将她霸为己有。韩凭心里怨恨,宋康王于是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四年的徒刑,遣送边境。何氏偷偷地给韩凭写信,言辞隐讳地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们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大臣苏贺解释说:"其雨淫淫,是说忧愁而且思念。河大水深,是说不能互相往来。日出当心,是说心里有自杀的打算。"果不其然,不久韩凭自杀而死。何氏于是暗地把自己的衣服弄腐朽。
有一次,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观景,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腐朽,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何氏在衣服里写下遗书说:"大王愿意我活着,我愿意自己死去。希望将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宋康王大怒,非但不听从何氏的请求,还让当地人分别埋葬他们,两座坟墓分离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如果能使两座坟墓合在一起,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
不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头长出来,十来天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拢,树根在地下交接,树枝在天空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总是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开,依偎着悲哀地鸣叫,声音令人感动。宋国人同情他们,于是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就从这时候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灵魂所变成。晋朝时,睢阳县有韩凭城,关于韩凭夫妇的歌谣还在那里流传。 西汉名臣何武,自公元前43年至前3年,历西汉的元帝、成帝、哀帝和平帝四个皇朝,政绩颇有建树,受到后人尊敬和怀念。何氏有不少宗谱世系中,何武都是远祖之一,但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家庭世系等记载殊有不同,笔者阅读了有关文献,对何武有关的宗谱世系及其生平作一综述。
1.何武有关的宗谱世系
1.1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何毓琪等.中华民国辛酉年(1921)第二册第8页]:允-隆-隲-信-修-成-果-比干-(欣.寿.逸.尚.元.诏.统.武)-(寿-显;武-况)... 注:括号内为同代1.2 何氏续修宗谱(尚书堂),湖南资兴宁东乡,民国三十五年岁在丙戌(1946),[江源.中华姓氏始迁祖世系大典·何氏.线装书局,二六0卷]:育孙-群-伯-凤儿-激远 东阳太守-恺-武 扬州剌史拜司空封汜阳侯-凂-倣-进 龙骧将军-颙...
1.3 安吉庐江何氏宗谱[何昌禄.民国辛酉年(1921)]:韩王安-横阳君成-葵 大司农-远 东阳守-琏-武 京兆尹加扬州剌史拜大司空-况嗣公袭父恩封建宁侯-敞 大司空-
1.4 暨阳檀溪何氏宗谱[何谢银等.公元二0一二年五月.创修于元天历年间(1328)]:庶-成-果-比干-(欣、寿、逸、尚、玄、诏、统)-(寿生武、并、显)-(武生况、显生鄢)-
1.5 崧里何氏宗谱(庆禧堂)[清乾隆十九年(1755),创修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允-隆-隲-信-修-成-果-胄-(欣.寿.逸.尚.元.诏.统)-(欣生嘉、寿生显、尚讳武生况)是-;武-况-熙-政-衡-夔-曾-
1.6 重庆涪陵何氏族谱:贲偾-迪光-修,字道皇西汉文帝博士-禧-清-比干-毅-武-况、鄢-况生寰-寰生腾、鄢生敞、敦-
1.7 晋陵何氏家乘[隋开皇五年(585)]:非-庶-先-比干-节-英-武,以射策起甲第,举贤良方正,秉公进退,所居无赫名,去后常见思-况-大有-
1.8 浦阳球山何氏宗谱[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武-轩-秩之-敞-明新-性传-休-天恩-音-晏-
1.9 凤洲何氏宗谱[何必清.民国16年(1927)]:韩王-考公-熙公-酉-旦-武,字君公-教-琦-炫-御-休-
1.10 何氏家乘(思敬堂,无锡开化乡赵舍等处)[何国璋等.清宣统元年(1909)重修卷五4~5页]:韩王安-非-庶-先-比干-节-英-武-况-敞-大有-虞-休-
1.11 何氏宗谱[婺源菊径,何其琛,清乾隆39年(1774)]:瀚-慎理-文则-邦彦-照-武,字君功,一字文卿生汉宣帝地节壬子八月十五日亥时元帝初首任司隶校尉次任九江郡守成帝时为京兆尹法尽公进善退恶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哀帝初官拜大司空封汜阳侯史曰汜乡隐号新庄居士-况字太中,嗣为侯-恬字宗宁-强孙-彦武-花字季实-敞字明生汉光武中元丙辰七月初三未时章帝朝因荐任丹阳令次任河南守为政宽和郡有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百姓化其恩修理铜阳四渠垦田三万余顷百姓赖其利吏民刻石颂功德-
页:
[1]
2